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日期检索
千里归乡 故土圆梦2023年08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魏园军 李小凡 葛广利
魏园军 李小凡 葛广利 对于来自台湾的王红应来说,1600公里很长。虽然他从小就听爸爸讲河南濮阳的故事,但是50年来,他未曾回过濮阳。对他来说,这里仍是遥远的故乡。 1600公里也可以很短。在收到亲人发来的信息后,王红应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来到了濮阳市南乐县谷金楼镇。从此,故乡不再遥远。 8月9日10时,在濮阳市高铁东站的出站口,王红应的侄子王国收看到王红应的身影,老远就挥起了手。 “通过中原油田风铃志愿服务团队,我打电话联系上了叔叔。虽然今天是第一次见他,但依旧感到很亲切。”王国收说,“我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在台湾有一个爷爷。之前有书信往来,但是,因当时局势紧张导致通信中断,再加上住址变化,早已经失去了联系。” 王国收不善言辞,见到王红应后,只是紧紧地和王红应拥抱在一起,嘴里不停地念叨:“叔,家里人都在等您!”身边来自风铃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看到叔侄两人相拥的情景,也都高兴极了。 在回谷金楼镇的路上,王红应、王国收和风铃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张卫华坐在了一起。 “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和亲人的往来信件我都保存完好。很早之前,我就想回濮阳看看,但是,我怕这么多年亲人的地址有变动了,所以一直没有回来。7月底,我在网站上发布了寻亲启事,没想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找到了家人。”王红应说,“我要回家,我要去看看我的亲人。”得到消息后,这是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得知家乡还有很多位亲人健在,他立即办理了相关手续。 王红应对张卫华等志愿者的努力再三表示了感谢。张卫华介绍,他是通过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得知王红应想要寻亲的诉求。随后,他和志愿者与南乐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找到了当地村干部的电话。通过村干部,志愿者很快就与王国收取得了联系。身份证、家谱……当王国收将这些物件拍成照片发给张卫华时,张卫华知道,王国收应该就是王红应想要寻找的亲人。远在台湾的王红应得知找到亲人的消息后,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 在帮助王红应寻亲的过程中,张卫华等志愿者打了很多电话,不停地与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工作人员、当地民警、村干部、王红应、王国收等人联系、确认。在得知王红应马上就要回濮阳后,张卫华等人又积极帮助王红应查询高铁车次、订票,和王国收做好接站准备。 “从认亲到来到南乐县,王红应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张卫华也没有想到,王红应能这么快就回到家乡。 回到谷金楼镇的老家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王红应的亲人。王红应的堂姐拉着王红应的手久久不松开。王红应第一时间拿出了父亲和家人的往来信件。在现场,一位老人还认出,其中有一封信是王国收的父亲让自己代写的。王红应对着老人再三表示感谢。 随后,王国收拿出家中略显破旧的家谱。王红应在家谱上看到爷爷的名字后,很激动。王国收回到家中,一刻也没有停歇。他忙碌着,招呼兄弟王占收一起帮忙去饭店订餐,准备一家人吃个团圆饭。风铃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看到这一幕,在给王红应、王国收简单说明情况后,就匆匆离开了。他们很忙,还需要帮助下一位求助者寻亲。 “真的太感谢志愿者了,想让他们吃个便饭,他们也都婉言谢绝。”王国收说,在寻亲的过程中,他接触到的这群志愿者让他记忆深刻,失去20多年的亲情能够再次接续,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