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下游业务电气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石化化工属于传统的高耗能行业。目前看,下游业务电能替代的主要方向包括热力替代、动力替代和电化学工艺等,同时要高度关注因电能替代引发的安全问题。 热力替代方面积极推广小功率电加热炉等成熟技术。目前热力替代最为成熟可行、可先行推进的电气化方向是较小功率的热力替代,即10兆瓦以下的多种加热炉改为电驱,成为各公司电气化发展的重点举措。巴斯夫在2021年发布的《气候中立目标及路线图》中提出,生产用能电气化和绿氢应用是实现气候目标的两大举措。当前,生产用能电气化重点推进加热炉电驱。2021年,巴斯夫全球业务整体生产用能电气化率高达26%,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15.5%,部分企业电气化率高达40%。2022年9月,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采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与基地配套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届时将为整个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 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中国石油广东石化一体化项目从设计之初就对标国际先进,切合企业发展需求,采用多种成熟技术的电加热炉工艺,按照设计方案测算的电气化率达到16%,高于其他同类炼厂3~7个百分点。 动力替代方面聚焦乙烯装置电裂解炉等大功率装置研发示范。巴斯夫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林德公司开展合作积极研发长寿命(十万小时级)大功率(数十兆瓦)电裂解炉。该技术与传统裂解炉相比,可使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基础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近零水平。2022年9月,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林德公司宣布将建造全球首个电加热蒸汽裂解炉示范装置,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天然气,将化学工业中能源密集型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该示范装置将集成到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工厂的蒸汽裂解装置中,并将测试两种不同的加热概念,每小时处理约4吨碳氢化合物,消耗6兆瓦可再生电力,预计2023年建成。 高度关注电气化改造可能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随着电路、用电设各、用电工艺的增加,可能形成更大的局部用电功率,面临更高的静电起火和杂散电流等风险,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关注并研究电气化安全问题。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详细调研了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德国工程师协会、美国国家消防协会等机构的安全稳定供电和静电管理技术标准等,已着手研究风险评估和防范方法。 油气行业下游业务电气化率总体落后,受电能替代经济性差、电气化改造对炼化工艺影响大、大功率电气化技术与装备不成熟、电力稳定性较强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随着新技术、工艺与流程的不断突破,未来电气化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重点是加快大功率电加热炉与电加热裂解炉、移动床催化裂解新型工艺、乙烯和丙烯压缩机电驱、电力替代与能量系统优化、高温等离子体裂解生产、电磁场融合合成及分离强化、电催化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制化工品等技术的研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