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上游业务电气化发展形势总体向好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近年来,上游业务电气化发展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除持续推进的电锅炉、电伴热、电抽油机、电钻机等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常规方式外,正在推进井下电加热技术攻关试点,逐步拓展海上风电供能、岸电入海及自消纳新能源发电等新场景。 积极开展水上风电向油气生产平台供能示范项目。2020年10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启动Hywind Tampen漂浮式风电项目,向5个石油平台供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8兆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平台提供动力的漂浮式风电场。2021年12月,苏格兰Flutation Energy公司和中国海油欧洲全资子公司CNOOC Petroleum计划在苏格兰海域建设Green Volt浮式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480兆瓦,安装30台额定容量16兆瓦的风机及两座底部固定式基础海上升压站,2026年投入运营后将向英国大陆架上最大的Buzzard油气田项目供电。 大力推进岸电入海试点项目建设。2019年10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启动挪威北海地区的巨型Johan Sverdrup油气平台开发,平台将使用高压直流岸电系统为其生产设施供电。2021年,bp、壳牌、道达尔和Harbour四家公司开始合作开展北海中部多个油田电气化项目,计划到2027年完成至少两个平台的电气化改造,助力实现北海地区油气生产减排目标。该项目所用绿电将由海上风电、海上综合能源岛及英国、挪威的岸电进行保障。2021年9月,中国海油宣布秦皇岛—曹妃甸岸电工程投用,这是我国建成的首个岸电入海项目。该岸电应用工程新建两座陆地高压开关站和两座海上电力动力平台,设计输送能力200兆瓦,可为多个海上油田提供电力。 探索自消纳新能源发电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新模式。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根据绿电运行规律,建立形成了全新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在百里矿区的568处分集中、分散、井场三种方式建设总计71兆瓦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购电成本7500万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2022年11月15日在孤东油区启动了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工程,装机规模为106兆瓦,预计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79万吨、减少碳排放12万吨。 油气行业上游业务电气化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天然气价格机制不完善、大功率电动压裂与电加热炉技术仍不成熟、储能与调峰技术成本较高等挑战,导致上游业务电能替代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保障,成为制约电气化发展的关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