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油巨头建议减少需求,而非限制供应

2023年08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 峻
16.8K

油价网近期报道称,在去年欧洲能源短缺期间,各国政府都呼吁民众减少能源消耗,并抨击石油巨头因此获得巨额利润。而现在,石油巨头成为呼吁减少能源消耗的一方。但从本质上讲,石油巨头只是建议人们少用他们的能源产品,他们并不想削减能源产量。

近期在维也纳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欧佩克领导人与来自bp、壳牌和其他石油公司的高管讨论了全球能源的未来。这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是,每个人都应致力于在未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但现在每个人都应致力于确保有足够的能源满足需求,无论来源如何。

石油巨头呼吁各国政府将重点放在减少需求而非限制供应上,以此作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手段。欧佩克官员则一如既往地强调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欧佩克秘书长海瑟姆·盖斯表示:“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能源产量。目前存在一种关于减产和减少油气投资的误解,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在保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一种大宗商品的供应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即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虽然当前石油需求稳定且不断增长,但价格仍处于低迷状态。这是因为与石油基本面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消费大国的GDP增长、通货膨胀和央行的货币政策。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石油供应充足是油价承压的原因之一。

石油公司的高管认为,在不解决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油气供应是不明智的做法。美国赫斯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赫斯表示:“未来几十年,我们都需要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转型将需要更长时间、更多资金,甚至需要今天不存在的新技术。”

事实上,现在世界并没有远离碳氢化合物。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已达到1.02亿桶,天然气需求也在飙升,尤其是在能源转型前沿的欧洲大陆。(李 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