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培育中国氢能创新生态2023年07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 玲 卢常佳
为积极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有关要求,强化氢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6月28~29日,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隆重开赛,这也是当地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秉承以赛引资、以赛兴业的理念,旨在促进氢能深度融合,助力成果转化,对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马 玲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将氢能作为脱碳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经济复苏的新引擎。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正式将氢能纳入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成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支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产量约3300万吨,氢能产业基础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以来,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开发布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专项政策316项,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在终端应用领域逐步展开全面布局。山东、湖北、四川等地汇集多家氢能企业及研发机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已获批复,涵盖产业规划、应用示范、科技支撑的“1+N”政策体系初步建成。 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围绕技术研发与创新、产业投资、产业应用等搭建平台,助力产业加速发展。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 卢常佳 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