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油嫂撑起一片天2023年06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柳凤甫 刘建东 李媛媛
柳凤甫 刘建东 李媛媛 说起军嫂,大家都知道,每一枚军功章都有军嫂的一半。而油嫂呢,每一枚钻工的劳动奖章里同样有油嫂的一半。伴随中国石化40年飞速发展,中原石油工程队伍不断壮大,现有1万余名员工,70%以上奋战在全国各地、异国他乡。在他们“征战”四方、全力勘探油气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油嫂们,以柔弱的肩膀为“中原铁军”撑起了一片天。 爱心服务卡,也是一张救命卡 2018年2月的一天,东北市场员工汪国勇的妻子赵桂勤出门买菜,突然一阵眩晕、摔倒在地。路人赶紧围了过来,这时,只见赵大姐颤颤巍巍抬起手,指向上衣口袋,断断续续地说:“卡、卡……” 大家慌忙翻出来一张小卡片,赶紧拨打上边的联系电话。接电话的正是油嫂互助组成员李小庆。得知情况后,李小庆一边打120,一边叫上两个油嫂立即赶赴现场,把赵桂勤送进医院检查,忙前忙后陪着治疗,直到康复出院。后来,听医生说,50多岁的赵大姐是突然犯病,幸亏送诊及时,要是时间一长,天寒地冻的,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在井队工作的汪国勇得知后,激动地打电话表示感谢:“多亏了你们,多亏了这张救命卡。” 汪师傅说的救命卡,就是油嫂互助组成员都有的爱心服务卡。 作为油嫂,丈夫长年在外施工,家里面的大事小事顾不上,碰上老人住院、辅导孩子学习全是一个人。 为解决外闯市场员工帮扶问题,在公司各级组织的关怀下,钻井队员工家属成立油嫂互助组,每家发放一张爱心服务卡。卡上印着互助组微信群二维码、主要成员电话,还有日常急救帮助指南。从此以后,谁家有人住院需要陪护,群里喊一声,姐妹们就来了;家里的灯泡、小电器坏了,打个电话,公司就派人帮着修,这让油嫂们感觉有了依靠。 手术签字由我来,我们都是姐妹 2008年10月16日,是张翠花终生难忘的日子。怀孕9个月的她,早上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当时丈夫王锡港在沙特工作,刚从老家来的婆婆不知所措,于是拨通了油嫂互助组联系电话。 公司立即协调几名油嫂将其送到附近医院。医生检查后告知:“孕妇有妊娠糖尿病,胎儿还有溶血症,必须尽快动手术,你们快点决定!” 一听这话,张翠花的婆婆瘫在了地上。 怎么办?陪同的工会人员朱艳芹立即向公司汇报,公司四处询问,得知河南省妇幼保健医院有这方面的经验,可医院远在200多公里的郑州。时间就是生命。“快,抓紧和医院联系,派专车护送,你们陪着去!”公司派车由4名油嫂陪着她紧急赶往省城。 另一边,公司也提前和医院进行沟通,说明了张翠花的身体和家里情况。医院领导得知她的丈夫在国外回不来,身边又没有直系亲属,有点犯难。“那手术谁来签字?”这时,朱艳芹果断地站了起来:“我来,我们都是她的姐妹!” 医院领导当即表示:“我们一定安排最有经验的医生主刀。” 可手术远比想象的还要惊险,张翠花是高龄产妇,孩子还不足月,身体本就虚弱,加上突发大出血,风险重重。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所有人的心都是悬着的。最终,在大家的期盼中,张翠花当天晚上顺利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三个月后,张翠花的丈夫回国。两口子一起来到公司紧紧拉着朱艳芹的手,还没开口,眼泪就唰地流了下来:“是你们给了我们这个家庭第二次生命,感谢你们!” 听到一声谢谢,付出多少都值 这些年,油嫂互助组成员不仅互帮互助做好困难帮扶,还不断在精神帮扶、素质帮扶上下功夫。面点厨房、烘焙园地成了油嫂美食达人秀;油嫂百人合唱团、秧歌队登上了油田新春晚会大舞台;阳光心态、幸福工作坊、子女教育讲座,让更多油嫂走出家门、走进井场、走向社会。 有次临近年关,公司组织几名油嫂到东北的井队探望。当油嫂刘静芸见到丈夫陈长胜后,看着他胡子拉碴,屋里还乱糟糟的,气得边收拾屋子边说他。唠叨半天,就听着身后没了声音,她一转脸,发现丈夫竟然靠着床头睡着了。看着疲惫不堪的丈夫,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原来他们昨天连夜紧急处理井下异常,通宵未眠。 在队上的几天,几个油嫂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有的到食堂帮厨,有的帮员工洗被子、修鞋子,有的缝扣子、扫屋子,把井场宿舍、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队上洋溢着欢声笑语。 到了回家的时候,油嫂们怕影响生产,想着一大早悄悄走。可刚走到宿舍门口就愣住了。刚下夜班的员工们整齐地站在门口,排成了两列,工衣上还沾满油泥的他们,一边鼓掌,一边喊着:“谢谢嫂子!盼你们再来啊!” 回家后,刘静芸回想起那一次的经历仍然觉得十分感动。她将感动埋在了心底,化为一次次帮扶、上井的动力,对丈夫的辛苦也更加理解了。 多年来,油嫂互助组成员们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家庭的认可,也被公司看到了眼里。公司每年都评选十佳油嫂,这是她们独有的专属荣誉。2020年,油嫂互助志愿服务项目还荣获了集团公司“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