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沙特“棒棒糖”能否安慰国际油市2023年06月1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虽然欧佩克+公告没有提及,但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的最大看点,就是沙特自愿于7月减产100万桶/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将减产措施称为来自沙特的“棒棒糖”,将有助于维持国际市场的稳定。 此次部长级会议结束后,国际油价短时间大幅度上涨,但6月5日收盘价仅略上涨。6月9日,油价下跌超过1美元/桶,全球经济表现疲软引发市场对石油需求的担忧,抵消了沙特减产的影响。有市场人士发出疑问,在国际石油市场持续低迷和欧佩克+艰难维系减产纪律的情况下,沙特还能独撑危局多久? 沙特回归浮动石油生产国,自愿减产捍卫油价 第二次石油危机后,面对不断下跌的国际油价,1983年3月2日~14日的欧佩克第67届特别会议上,沙特承担起欧佩克浮动石油生产国的责任,自愿减产以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这次特别会议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洲际饭店举行,持续12天,是欧佩克历史上最长的会议之一。 此后,浮动石油生产国成为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代名词,沙特以实际的行动和巨大的经济担当,奠定了在欧佩克的主导地位。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上,虽然官方会议公告没有提及沙特自愿减产一事,但从相关报道来看,时隔40年之后,沙特又一次承担起欧佩克+浮动石油生产国的角色。 沙特之所以能够作为浮动石油生产国,主要原因在于其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与美国、俄罗斯齐名的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国之一,多年的石油出口积累了巨额财富,该国人口总数相对较小,经济社会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在目前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中,沙特是行业公认的拥有剩余原油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最有能力根据国际石油市场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本国石油产量,以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疲软的国际油价使沙特承压 作为全球三大石油生产国之一,沙特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石油价格高度相关。2022年,国际石油价格第3次重回100美元/桶的水平,使沙特成为当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年该国GDP增长率为8.7%,石油收入高达3260亿美元,为史上第二高的年度石油收入,财政预算盈余为102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272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6%,是近10年来首次实现年度预算盈余。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一度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振,沙特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根据沙特央行5月发布的月度报告,今年4月,沙特海外净资产降至1.538万亿沙特里亚尔(约合4100亿美元),为201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连续第5个月下降,并且是2019年初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继2022年出现财政盈余之后,2023年沙特将再次出现财政赤字,预算赤字将占到沙特2023年GDP的1.1%。 2022年10月初,沙特财政部发布关于2023年财政预算的初步声明表示,预计2023年沙特的财政收入将达到1.12万亿沙特里亚尔(约合2986亿美元),财政预算按照布伦特油价约为76美元/桶计算。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3年5月10日发布的中东和中亚经济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沙特需要80.9美元/桶的油价才能平衡预算,沙特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8.7%大幅放缓至2023年和2024年的3.1%。 国际石油市场还能给沙特和欧佩克+多长时间 作为欧佩克和欧佩克+中的主导国,在掌握巨大话语权的同时,沙特还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 1983年3月担任浮动石油生产国,给沙特带来的是石油产量的大幅下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1980年,沙特最高石油产量曾达到1040万桶/日。担任浮动石油生产国前的1982年5月,沙特石油产量为590万桶/日。1983年3月后,沙特的石油产量不断下降,1985年5月下降到250万桶/日,6月下降到只有220万桶/日,约为1980年石油产量的1/5。1981年,沙特的石油收入为1000亿美元,1984年下降到430亿美元,1985年不到300亿美元,1985年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高达2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国际收支逆差的第二大国家。因为经济已无法承受,从1985年8月开始,沙特不再担任浮动石油生产国,大幅提高了石油产量,从而引发了1986年国际石油价格暴跌。 随着2022年底中国需求的恢复,市场曾普遍预期,2023年世界石油消费将出现较大的增长,石油消费总量有望超过2019年。但今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远不及预期,3月初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引发了美欧银行危机,5月以来的美国债务危机更是给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不断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6月4日,沙特宣布7月自愿减产100万桶/日,再次主动承担起欧佩克和欧佩克+浮动石油生产国的责任。与40年前一样,沙特所赌的是世界经济形势转好,世界石油消费出现较大增长,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走向平衡,国际石油价格重回并保持在80美元/桶以上。 从国际石油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看,夏季到秋季是世界石油消费的旺季,也是国际石油价格走高的时期。虽然目前美国已进入驾驶季,汽油的需求正在增长,但是今年7月后的国际石油市场是否会出现如沙特预期的增长,沙特能否真的能给欧佩克+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棒棒糖”,还要取决于之后的市场走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