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现河庄采油管理区采油工 孟向明
“生产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2023年04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张欢欢
人物名片:孟向明参加工作30年,完成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300多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发表技术论文38篇,编写专业书籍教材10部,为企业累计创效1亿多元。 于 佳 张欢欢 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工作30年来,孟向明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300多项,研究总结11项操作法,为企业累计创效1亿多元。累累硕果下,他从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所有的出发点只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0年前,孟向明刚到采油厂,就帮队上解决了维修抽油机链条和计量分离器难题。自此,他开展技术革新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看到一个个问题解决,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孟向明说。 心专一艺,其艺必精。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生产现场、创新工作室成为孟向明工作上的两点一线。得益于他的执着,分体式盘根盒、掺水射流控制器……他参与设计的创新成果,相继投入到现场应用,成为解决稠油生产难题的利器。“生产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孟向明说。 革新的路上没有坦途,孟向明也经常碰壁。每当遇到问题,他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下灵感、思路和解决办法,日积月累丰富他的经验。 “一个人再厉害,才能拧几颗螺丝钉?只有带动更多人,才能帮油田提高效率、创造更多价值。”近年来,孟向明共带徒108人,其中70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18名徒弟在大赛中获奖。作为高技能人才,他始终将培养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队伍作为自己的职责,主动分享石油石化行业知识,激励更多人为石油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