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思想破冰,没有开发不好的油藏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油藏,高含水的断块油田产量实现“四年四级跳”,多项开发指标向好2023年04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维东 陈天婧 温宇倩 原 俊 李超君
□本报记者 王维东 通讯员 陈天婧 温宇倩 原 俊 李超君 论体量,它不到胜利油田孤岛油田4.74亿吨探明石油储量的零头,只有0.62亿吨。 论增量,它挑起了原油产量向上的箭头,2022年,孤岛采油厂超产3万吨,它占了2.1万吨。 它是孤岛采油厂断块油田。一张断块油田各项开发指标的柱状统计图显示:过去4年,孤岛采油厂断块油田实现“四年四级跳”,2022年产油29.3万吨,比4年前增加了4.6万吨,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等多项指标向好。 从“一条腿走路”到“两条腿跑步” 作为胜利油田亿吨级油田“家族”的一员,孤岛油田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坐拥4亿多吨储量家底。 自1972年发现以来,孤岛油田经历了常规水驱、稠油热采和化学驱采油,创造了连续12年年产500万吨以上、连续21年年产400万吨以上、连续41年年产300万吨以上的辉煌业绩,累计产油1.76亿余吨,是国内整装油田高效开发的“模范生”。 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孤岛油田进入了高采出程度和高采收率阶段,效益稳产的矛盾愈加突出。 稠油是孤岛油田主力开发油藏,近1/4的储量贡献了超1/3的年产油量。孤岛采油厂地质所所长王冉冉说:“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稠油单元普遍面临套损严重、能量衰减、产量递减等问题,年产量从鼎盛期的118万吨跌落到最低的88万吨。” 转型迫在眉睫。2020年,孤岛采油厂调整开发战略,拉开了稠油热采向化学驱转型的序幕。 化学驱是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撒手锏”技术,也是孤岛采油厂的看家本领。1992年,作为胜利油田化学驱“试验田”,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探索聚合物先导试验,30年间,从聚合物驱到二元复合驱再到非均相复合驱,化学驱技术在试验区不断迭代升级,成功挑战了60%的采收率极限。 目前,孤岛采油厂化学驱覆盖储量2.73亿吨,累计增油超2000万吨,是中国石化最大的化学驱采油基地。 换挡不失速。王冉冉说,稠油热采长年累月注少采多,地层能量被“掏空”,由热采转化学驱,需要对稠油油藏注水补能,重新构建注采井网,部分油井改水井,产量难免受到影响,而采出程度只有27.5%的断块油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断块油田支撑了孤岛采油厂转型开发过程中的稳产上产,发挥断块油田的“调节阀”作用,可为战略转型争取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 在孤岛采油厂厂长姚秀田看来,全面高质量发展不能有“瘸腿”,如果说过去依靠整装油田“一条腿走路”,引领了整装油田高效开发,未来就要坚持整装油田、断块油田“两条腿跑步”,打造全面高效开发的典范。 断块油田不是低采出程度的“代名词” 散、碎、小,专注断块油田开发的孤岛采油厂地质所开发四室副主任文章用一个“抠”字形容此类油藏的开发之难。 垦西油田垦71断块属于典型的断块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44万吨,含油小层多达61个,具有断层多、含油气层系多、层间矛盾突出、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长期采取多层合采的开发策略,众口难调,含水率“狂飙”至93.8%,陷入低速低效开发期。 “大锅饭”不合胃口,就“分灶吃饭”。按照储层物性相近的原则,孤岛采油厂把61个含油小层细分重组为4套开发层系,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减少层间干扰、促进层间储量的均衡动用。经过几年调整,垦71断块年产油量增加1万吨。 有的油田还“吃上小灶”。孤南油田也是多层构造油藏,35个含油小层,每层都是“水上漂油”。57口油井由于腐蚀严重、高含水等原因,停产井比例高达2/3,井网控制程度低,失控储量多。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孤南油田潜力,孤岛采油厂实行层间轮采轮休“倒班制”,单井采单层——开采低含水层时,高含水层剩余油二次富集,以逸待劳;当低含水层高含水了,换层开采,原生产层“养精蓄锐”。 利用智能分采工艺,孤岛采油厂的“轮采轮休”开发模式实现了效益动用与连续生产的统一。2022年,孤南油田开井数由15口增加到30口,日产量从47吨跃升到峰值的151吨,年增油量1.53万吨。 “多层合采,表面上看控制了多层的储量,但实际上由于层间差异的存在,有些层反而出工不出力,甚至起反作用。单井采单层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储量有效动用,累计产量高,是开采油藏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是文章对“多与少”的辩证思考。 目前,单井采单层逐渐成为新投产井的“标配”。 “断块油田不是低采出程度的代名词。”姚秀田说,“没有油藏条件的好坏之分,只有开发水平的高低之别。” 河滩油田曾经采用腰部注水、高部位采油的开发模式,采收率只有42.3%,含水率高达95%。开发人员采用高部位采油、低部位注水,在人工仿强边水驱技术的助攻下,尽管连续8年无新井投产,但连续7年产量稳中有升,采收率提高到54.3%、采出程度达50.41%,创胜利油田断块油田高效开发纪录,成果两次获得集团公司油气高效开发专项奖励。 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围 黄河之洲,垦123断块的5口油井望着眼前奔腾不息的河水,只能“望河兴叹”,“喊”了6年“渴”。 垦123断块地处孤岛油区边远位置,地面无注水井和输送管网配套,2016年投产以来,5口油井依靠地层天然能量维持生产。长期只采不注的结果是,垦123区块的开发效果江河日下。6年间,该区块的日产油量由20余吨降到5吨,处于低产低液高耗状态。 “垦123区块采出程度只有5.1%,意味着还有近95%的原油滞留在地下。”指着地质图上大面积剩余油,孤岛采油厂油藏动态分析专家秦守栋十分惋惜。 2022年,孤岛采油厂对垦123断块实施采出液就地分水、就地回注工艺改造,在压驱注水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减少了无效拉运量,而且解了油井的渴、补了区块的能,使油井“元气”大增,累计增油4600吨,实现了补能、增产、降费“一举三得”。 “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围。”姚秀田说,“搞开发最大的障碍就是惯性思维,不能总想着‘以前就是这么干的’,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油藏,才能有新突破。” 采油管理十区是孤岛采油厂唯一无集输管网的管理区。过去,无管输管网意味着油井无法提液,无注水管网则没法补充能量。如今,管理区树立“没有开发不好的油藏,只有解放不了的思想”的理念,大胆采用压驱注水、采出液就地分离回注等开发工艺,突破了“无管输不能注水”的思想禁锢,打破了地面配套不完善对提液提产的限制,连续两年保持产量箭头向上。 按照传统开发认知,含水率高达92.3%的孤岛采油厂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在姚秀田的字典里,没有“用高含水来定义开发阶段”的概念。高含水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假象,也不是衡量油藏是否有潜力的标准,采出程度和采油速度才是评价油藏潜力的核心指标。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可以适当放慢;采出程度低,就必须提高采油速度,提高采收率。 春日里的垦123区块万物复苏,嫩绿的芦苇破土而出,在阳光照耀下,芦苇和磕头机如影随形,等待新的生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