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鄂安沧管道一期工程

2023年04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森
16.8K

鄂安沧输气管道工程环保型机械补口施工现场。 杨 森 摄

鄂安沧管道一期工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督办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石化响应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和缓解京津冀地区供气紧张局面的重要举措工程,全长700公里。该项目开启了数字底座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的应用大门,标志着国内新一代智能化管道建设的研究与应用迈上新台阶。

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创新使用多种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从设计入手,向采办、施工、验收、运维等环节延伸,借助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感知设备、电子标签等工具,搭建了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了管道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该系统涵盖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及运营阶段,确保数字化管道与物理管道同步开工、同步投产,实现了人机材的合理配置和智能管理。

在鄂安沧管道一期工程建设中,智能工地的概念首次引入中国石化长输管道建设,能实时精准地对项目现场进行管控,实现数据当天产生、当天录入、当天审核,提高了施工建设期现场数据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了生产数据源头唯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还发布了56项数据标准并成为企业标准,采集建设期和试运行期数据78万条、各类管道底片12万余张,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源头数据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