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曹豫新 化工专家的永不懈怠2023年03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均平
主要从事化工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用途的研究、开发及市场推广工作。曹豫新在洛阳石化先后承担5项国家级项目、10项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5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开发数十个高分子材料新产品,有的打破国际垄断,有的实现国内首创,为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越、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科研力量。 李均平 从业几十年,曹豫新始终坚持“学思践悟、勤学笃行、痴心不悔、创新不止”。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朴实的做人准则,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获得了行业专家和下游客户的赞扬。 虎年春晚、元宵节晚会现场观众佩戴口罩的原料,就是曹豫新研制开发的PPH-Y35X产品,目前已成为非织造布行业标志性产品,是国内唯一完全替代进口的PP(聚丙烯)树脂。 在曹豫新看来,科技创新是化工新材料的灵魂,是化工新材料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最重要的,是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发挥产业联盟的强大攻关实力,建立产销研用联动机制,加大原创和可替代进口产品的科技创新力度,助推化工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这既是新时代化工人的使命,也是我的‘化工梦’。” 多年来,曹豫新研制的PPH-MN70、PPH-MN90B、PPH-MN15产品,已成为中国石化顶替进口重点推广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国内高端均聚聚丙烯空白,先后出口越南、印尼和泰国。 2019~2022年,曹豫新组织开展原位聚合特黑PET切片和短纤维技术开发和工业化生产项目攻关,成功实现全球首台套原位聚合特黑聚酯熔体直纺工业示范线一次开车成功,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现场项目验收,成功开发出名副其实的“黑又亮”聚酯切片和短纤维产品。 目前,由曹豫新牵头制定的“塑料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SH/T 1828-2020国家行业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他还参与了国内首个“抗菌抗病毒非织造材料”团体标准制定,并于2022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 近10年,曹豫新发表论文13篇,完成专业学术报告10篇,申请专利24项,其中8项是发明专利。 “随着我们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丰富河南省及周边化工新材料产品链。”曹豫新说,未来该项目生产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系列产品及不同性能的合成树脂产品,可为下游产业提供更全面优质的加工方案和新用途开发选择,涉及汽车、家电、包装、医用材料、卫生防护用材、军工用材、工业及民用管材、包装膜等许多领域,“这也意味着,我的‘化工梦’实现在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