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 ![]() ![]() 日期检索
张会达 心怀感恩 向阳生长2023年03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霞辉
从小失去父母,与哥哥相依为命。张会达努力地向阳生长,把社会对他的关爱铭记在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把“感恩”两个字刻进骨髓,把“责任”两个字写到极致,用行动回报社会。心里怀揣着太阳的人,温暖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王霞辉 3月3日,张会达作为湖北武汉市青山区道德模范、中韩石化劳动模范,受邀给武汉市青山中学的同学们进行“弘扬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专题授课。他向近百名初中生讲述了他多年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激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他的真情和质朴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师生。 张会达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三家子乡青山村,在他9岁那一年,父母先后因病离世。他和当时13岁的哥哥相依为命,靠着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完成了大学学业。 “学校每次催学费是我最无助的时候。这时,总会有组织或叔叔阿姨伸出援手。我很感恩党和国家的政策,感谢帮助过我的人。”张会达说。 2010年,张会达进入武汉石化,12年,一直扎根在污水处理岗位一线。8年班长、2年工段长,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并被评为中韩石化劳动模范。 污水处理场承担公司各类污水处理、达标外排的重任,工艺流程长、设备复杂种类多。张会达常对班组人员说:“我们需要比别人更多一点的责任心,随时关注上游来水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操作。对公司环保负责任,更是对社会负责任。”他发现过离心机产泥异常等多次安全隐患,处理过收沫异常等多次生产异常;遇到恶劣天气和紧急情况,他一定会留在现场。每次成功解决生产难题,张会达内心都会充满成就感。2021年,他带领的污水处理工段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污水处理场外排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长期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张会达就住在厂区外的石化二生活区。社区人员在群里喊话:“有没有人愿意来帮忙?社区人手不够。”他第一个打电话报名,成为武汉市最早一批穿上“红马甲”的人。 那段时间,张会达做得最多的就是帮助社区分发物资,帮助居民采买生活物资和药品,并逐户送上门。后来,志愿者多起来了,他又参与到对小区楼道、垃圾桶等公共部位消毒的工作中。“那时我们一线工作人员的防疫服很稀缺,张会达总说要留给更需要的人。但工作中越是繁重、越是危险的地方,他却越要上。”社区负责人对张会达印象深刻。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60多天,张会达一边坚守工作岗位,一边利用工余时间为社区服务。 因为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一把伞。“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帮,就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如今,张会达的妻子也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中,参与清洁家园和日常巡逻工作,被评为“社区优秀志愿者”。女儿也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参与社区消防知识宣传片的拍摄、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等活动。2022年,张会达被评为武汉市青山区“道德模范”;2023年,张会达家庭获得武汉市“最美家庭”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