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加氢站内制氢可解决运输安全和效率问题2023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建永
■问:中国石化首个甲醇制氢一体站投用,对加氢站的建设有何借鉴? ■答:目前加氢站的供氢方式主要依靠汽车长管拖车从氢气生产厂运输到加氢站,再充装进氢燃料汽车。长管拖车运输压力高、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在加氢站安装制氢设施,从而实现加氢站用氢自给,可有效解决氢气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问题。 加氢站内制氢路线的选择与原料资源的可获得性及成本相关。常用的制氢原料有水、天然气和甲醇。水是世界上广泛存在的物质,用水生成氢气是获得氢气的理想方式。水电解制氢技术成熟、流程简单、操作简便,但投资较高、规模较小、耗电量大、占地面积较大;制氢成本很高,生产1标准立方米氢气需要消耗5千瓦时电。 天然气资源较丰富,天然气制氢技术成熟、工艺复杂、设备制造要求高、操作条件严格,一次性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制氢成本较高,生产1标准立方米氢气需要消耗0.6标准立方米天然气。 甲醇资源很充足,甲醇制氢技术较为成熟,工艺流程简单,设备为常见的化工设备,容易操作维护,占地面积较小;制氢成本较低,生产1标准立方米氢气仅需消耗0.72公斤甲醇。 ■问:气态氢与液态氢储运的区别在哪里? ■答:氢的形态有气态和液态两种。气态氢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汽车长管拖车运输和氢气管道输送。很显然,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远远优于汽车长管拖车运输。氢气管道通常采用埋地敷设,安全性高;不仅输送距离长,可达数百千米,而且输送量大,输送成本约为汽车长管拖车运输的1/6。 国外氢气管道输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国内氢气管道输送仅十几年时间,氢气管道输送里程约100千米,最长氢气管道仅42千米,从巴陵输送到长岭,输送压力为3.0兆帕,输送成本100千米每公斤约1.2元。氢气管道输送是消除氢气运输瓶颈的有效方式,氢气输送管道建设大有可为。 液氢的储存密度大,储存温度低,可达零下253摄氏度,储存压力为常压,储存效率高,但氢气液化技术复杂、设备选用较困难,主要设备还需要从国外引进,因此液氢的制取成本较高,加之使用液氢燃料的车辆较少,影响了液氢储运技术的开发进度。 ■问:氢能储运方面还需开展哪些工作? ■答:氢能的广泛使用是必然趋势,必须加大氢储运技术研发力度。中国石化已规划建设从内蒙古至北京的氢气输送管道。在氢气管道输送方面,应开展不同输送压力下管道材料的氢损伤评价,氢管道设备、阀门及仪表选型研究,不同钢级管材及焊接性能评估,氢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准则,国外氢气输送管道的标准对比等研究,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氢气管道输送技术。在液氢储运方面,开展液氢储存设备的材料、液氢容器的制造与检验技术、液氢泵、液氢气化器及压缩机设备的研发。通过研发和工程实践,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完善我国氢能技术标准体系。 (李建永 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