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深地一号”新发现,又一个亿吨级油气区带

西北油田在顺北8号断裂带取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成功在顺北地区发现第4个亿吨级油气区带
2023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福全 卜旭强
16.8K

西北油田员工正在展示顺北8X井油样。 刘红新 摄
顺北802X井场。梁静献 摄

□本报记者 王福全 通讯员 卜旭强

3月14日,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再获突破,顺北84斜井测试获日产1017吨油当量。该井以8937.77米的垂深,刷新了亚洲陆上最深千吨井的纪录,是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22口千吨井,也是顺北8号断裂带新区带自2021年4月实现突破以来,发现的第7口千吨井,进一步展现出该条区带作为新的亿吨级油气区,具有丰厚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顺北8号断裂带在中国石化矿权范围内的长度86千米,相比其他断裂带,8号断裂带断裂宽度窄,具有目的层埋深大、温度高、上覆侵入岩发育的特征。西北油田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强化地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取得了顺北8X、顺北801X、顺北802X等多口重点探井的重大突破,成功在顺北地区发现第4个亿吨级油气区带。“顺北地区8号断裂带新区带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获集团公司2022年度油气勘探突破特等奖。

基础研究揭开神秘面纱

2021年4月6日,深埋于地下8100多米的天然气在高压的作用下,从放喷管线里呼啸而出,伴随着刺耳的响声,放喷池上空一团巨大的火焰照亮了顺北8X井场附近的夜空。

顺北8号断裂带首口勘探井取得重大油气突破。

西北油田副总地质师、油气勘探管理部经理曹自成虽然早有预期,但听到突破的确切消息,仍然难掩喜悦:“顺北8X井的突破对进一步拓展顺北油气田增储上产阵地、增强油田干部员工建设大油气田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8月,中国石化宣布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取得重大油气商业发现,实现新地区、新领域、新类型油气重大突破。此后,顺北油气田相继在顺北1号、5号断裂带发现两个亿吨级油气区。2021年,顺北4号断裂带上部署的顺北42X、顺北41X等井先后获得重要突破,快速实现了整条断裂带储量整体探明,并建成了中国石化少井高产示范区。

油气上产,勘探先行。西北油田在攻坚其他主干断裂带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顺北8号断裂带的探索。2018年2月,顺北8X井开钻,在三开中完后因顺北地区东部工况复杂、目的层温度高、工程侧钻难度大而封井;2020年,该井重新实施四开直导井眼作业,因未钻遇断裂带内规模缝洞型储层,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西北油田集中科研力量,从强化顺北的基础研究工作做起。

“顺北油气田各条断裂带之间,不同断裂体系的演化、发育过程差异很大,而且断控缝洞储集体非均质性本身就很强,断裂与断裂相异,为我们实现勘探快速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曹自成说。

西北油田借助“大兵团”优势,联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和高校开展攻关,将顺北走滑断裂带划分为北东单剪走滑断裂体系、北西单剪走滑断裂体系、中部调节断裂体系和北东压脊断裂体系四大断裂体系,并将断裂的表征从静态描述推进到动态演化过程分析。

科研团队认为,顺北断控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受“构造样式、断裂演化、现今地应力”三大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走滑断裂的构造样式差异控制储层类型,构造演化过程差异影响储渗性能,现今地应力则影响储层连通性。

他们还将顺北8号断裂带与已经实现规模开发的1号、4号断裂带进行地质结构相似性、差异化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这一区域的油气资源情况。

研究顺北地质结构多年的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韩俊介绍:“顺北8号断裂带位于顺北4号断裂带以东,属于北东断裂体系,内部走滑断裂特征、断裂控储机制与模式与顺北1号、4号断裂带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可以判断该区域属于油气资源的‘富矿区’。”

西北油田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顺北8号断裂带举棋落子。2020年10月,在断裂带中部拉分段对顺北8井实施侧钻,顺北油气田新的亿吨级油气区带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

落子成势夯实资源阵地

顺北8X井作为新区带部署的第一口重点勘探井,其效果不仅关乎后续井位的部署,而且影响着顺北8号断裂带甚至顺北油气田全盘的勘探节奏。

2020月6月,西北油田科研人员总结顺北1号断裂带的勘探经验,认为顺北8号断裂带中段的叠接拉分段的储层规模大、连通性好,可以作为井位部署的首选段位。

但在轨迹设计上,大家却产生了分歧。有的科研人员认为应该小角度斜穿断裂带,多控储集体,有的则认为应大角度横穿断裂带,优快钻穿断裂带,控制有效储集体。

“问题的关键是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这个主要难题,井轨迹优选就能形成共识。”韩俊说。

科研人员展开集中攻关研究,攻克了断裂带内储集体发育结构的问题,认识到走滑断裂多幕次的递进式演化会形成多个缝洞集合系统,形象地称之为“栅状”储集结构。基于储层地质模型,他们形成了“平面大角度、纵向大井斜角横穿断裂带”的轨迹设计理念。

顺北8X井侧钻的“轨迹设计之争”有了定论,但一道道难题也接踵而来。

他们陆续攻克了二叠系火成岩、志留系雁列断层、桑塔木组侵入岩识别和预测等难题,形成了“紧贴目的层断裂带,避非目的断层、避高陡火成岩、避易漏易溢层”的井口甄选技术;攻克了目的层段高压预测难题,形成压力定性预测技术,指导确定钻井液密度窗口,尽可能保护油气层。

2021年1月,顺北8X井钻至7965米,距离设计完钻井深仅420米。

正当大家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成果的时候,一盆凉水浇了下来。

工程作业人员在地质预测的储集体顶部,竟然钻遇盐水。这意味着,按照“上油下水”的油水分异规律,顺北8X井区并未成藏。

这是所有科研人员都难以接受的结果。

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顺北勘探研究所成立了攻关突击队,来自测井、测试等各专业10余名科研骨干背“水”一战。

他们系统梳理了顺北区域油水关系,发现该区域的地层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样式和组合形态控制。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次级、分支断裂通源性差、油气充注弱、局部水体驱替不足,形成局部封存水的可能性比较大。研究结果认为:主干断裂带富集油气,继续钻进,在相对深层的主干断裂控制的储集体上能够钻遇油气。

2021年4月,顺北8X井获得突破,成为顺北8号断裂带第一口千吨井。

一子落而满盘活。

西北油田通过总结顺北8X井油气成果,精细解剖整条断裂带的发育特征,认为顺北8号断裂带活动强度比顺北1号断裂带更大,断裂控储、控藏、控富,叠接挤压段、叠接拉分段储集体规模大,油气更为富集。

2022年1月部署顺北801X井,6月部署顺北802X井,7月部署顺北803X井……均获高产油气流。

一个个关键处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构建了新的油气区布局。

“我们先后在顺北8号断裂带勘探攻坚过程中解决了储层地质建模与井型设计、储量估算与井网构建、风险预测与优快钻井、储层描述与分类改造等复杂难题,不断总结提升、探索实践,再总结、再实践,最终实现了顺北8号断裂带油气资源的整体控制,进一步夯实了顺北增储上产的资源阵地。”曹自成说。

地质工程一体化找出最优解

作为世界陆上商业开发最深的油气藏,“超深+地质结构复杂”成为顺北区域勘探开发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北油田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为顺北8号断裂带高质量勘探提供支撑。

2022年3月,西北油田在顺北8号断裂带北部平移段部署顺北84斜井。地质研究结果表明,地层下8960米处的“断裂+串珠”储集体为最优目标靶位。

顺北84斜井的目的层为奥陶系鹰山组下段,中间要穿越二叠系火成岩易漏段、志留系雁列断层易漏段、奥陶系桑塔木组泥岩易斜段等多个层系,存在漏、塌、斜等工程风险。

西北油田以勘探大突破为目标,打破原有“技术条块分割、管理接力进行”的模式,组织地质、工程人员从专业角度换位思考、无缝衔接、相互渗透,通过方案设计一体化、实施过程一体化,寻找最优目标靶点与最优钻井轨迹的“最优解”。

双方团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井眼轨迹、优选井口位置、优化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优化储层保护、优化增产技术,实现了地质工程“双赢”。

据统计,在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下,顺北8号断裂带效益勘探开发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完成测试11口井,9口井获高产油气流,其中千吨井达到7口。工程作业上,钻井平均周期大幅缩短,由最初280天缩短至目前的184天。顺北8-3H井的钻井周期仅为129天,创区带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一次次的攻坚,一点点的突破,参与顺北油气田攻关的科研人员正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大漠上,以“深地”探索的新业绩书写能源强国的新篇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