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深化地质认识
突破走滑断裂勘探“禁区”2023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 珂
孙 珂(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在世界范围内,走滑断裂广泛发育于板块边界或板内构造环境。早期走滑断裂研究集中于超大—大尺度的板缘或盆缘边界断裂,这些走滑断裂滑移距往往可达数百公里,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裂、中国西部的阿尔金断裂等。然而,板内或盆内中—小尺度走滑断裂由于远离挤压碰撞边界,滑移距在数百米至数公里,如美国密歇根盆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中国塔里木盆地。板内走滑断裂由于资料少、变形弱、识别难,无成功商业勘探开发经验可借鉴,未形成系统的断裂解析方法及勘探评价思路。 顺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腹部构造低部位,广泛发育中—小尺度板内走滑断裂体系,由于平均埋藏深度大,被视为油气勘探的“禁区”。2016年以来,西北油田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团队针对顺北东部走滑断裂开展持续攻关,据统计,塔里木盆地走滑断控领域资源量可达20亿吨级。 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埋深大、断距小、成藏过程复杂,勘探存在“三难”特点:一是断裂隐蔽性强,埋深更大,且受火成岩等干扰,地震成像与识别难度更大;二是断裂样式多变,储集结构更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规模储集体的发育模式不清;三是断裂控藏要素多样,富集高产机制复杂,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大。 2019年以来,研究团队通过联合攻关,取得“三新”成果:一是通过地球物理技术攻关和针对性处理,有效提升了顺北超深层断控储集体的处理成像精度;二是提出走滑断裂通过构造破碎直接成储,具有“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空间结构,建立储层“簇状结构”新模式;三是确立了断裂精细解析要素与勘探评价关键要素,形成了“烃源岩选区、输导性选带、储集性选段、非均质性选点”全过程高效探评技术。 2021年以来,在上述理论方法的指导下,顺北4号带获得连续重大突破,顺北地区增储上产重点转至顺北8号断裂带。 由于塔里木盆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复杂,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带具有“一带一式”特征。与4号断裂带相比,8号断裂带具有挤压变形程度强、分段规模减小、浅层雁列规模大的特点。研究团队提出顺北8号断裂带具有典型的“纵向分层、平面分段”的空间结构,其中深层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顶部发育叠接拉分段和平移段;浅层雁列构造规模大、数量多,下切形成“似拉分地堑”,揭示了断裂晚期活动强烈。 研究团队对预部署井区开展了50米间距的加密解析,明确了预部署的顺北8X井所在的拉分段西侧断面倾角高陡,走向平行于现今地应力方向,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断面。这一认识成功指导了顺北8X钻井方案的部署,支撑了顺北8号断裂带首口千吨井突破。 在顺北4号、8号等主干断裂带连续获得高产突破的同时,部署于主干断裂之间的低级序断裂之上的顺北21、顺北6等井连续获突破,证实了低级序断裂领域能成储、可成藏、有规模,勘探潜力同样巨大。按照走滑断裂体系发育的机制,主干断裂之间具备广泛发育低级序断裂的力学基础,断裂数量更多,因此,低级序断裂领域有望成为顺北主干断裂之外新的规模增储阵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