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滨南厂密织井网捕“好鱼”

2023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许庆勇 王 帅
16.8K

    本报讯 3月15日,王庄油田郑36-14斜19井实施配套复合工艺措施后,产油达17.9吨,含水66%,日产量超设计水平12吨。这让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战菲很欣喜:“这意味着郑366区块井间剩余油非常富集,整体加密调整方案未来可期。”

    王庄油田郑366区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境内,属于普通—特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2005年开始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目前采出程度仅有18.8%,井距大、井网稀,加密调整潜力较大。从2022年8月起,滨南采油厂按照“密织井网采出更多油”的思路,启动该区块整体加密调整,打造第一个整体调整加密示范单元。

    “井网就像渔网,井距大了‘网眼’就大,就会有‘漏网之鱼’。”战菲说,“目前该区块井网依然属于大‘网眼’,多轮次吞吐后,稠油井的动用半径在30米到50米,‘漏网之鱼’依然存在,仍有剩余油挖掘潜力。”

    在此认识基础上,2022年1月,他们在郑36-11-47井区打了3口加密井,通过氮气增能工艺配套,郑36-8斜37井第二周期峰值日产量达到14.7吨,证明该区块确实“有鱼”。2022年3月,在郑36-7-47井区,部署4口零散井,明确用多大的网眼“捕鱼”。同时,为落实井间剩余油,同步部署3口取芯井,论证稠油小井距加密调整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在储层发育较差的边部区域“捞出鱼”,今年初,他们分片分区域部署6口零散井,测试不同边部“鱼”的大小,目前已完钻两口,储层钻遇较好。

    “在完善井网采油上,通过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三次加密,让井网越来越密,最大限度采出效益油。”该采油厂负责人说,“对采油厂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花最少的钱采出最多的油。一口新井平均投资500万元,打得好,产量高,就是优质资产;打成空井或低产井,就是无效或低效资产,而且每年还增加吨油折耗费,要慎之又慎。”

    目前,他们精心编制了郑366区块整体加密调整方案,计划加密部署新井50口,覆盖地质储量569万吨,预计新增产能6.5万吨。更为重要的是,该区块加密井距为郑41区块、郑364区块和郑365区块加密井距提供了有益借鉴,这3个区块3年整体规划部署加密新井128口,预计新增产能19.2万吨。

    (许庆勇 王 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