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专心地质研究
|
![]() |
姓名:姜淑霞 职务: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荣誉:河南省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 |
从一名一线采油工成长为研究院副院长,这当中是姜淑霞对地质研究20多年的砥砺深耕。
2006年,国内第一个大型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投入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选派精兵强将参与到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中,姜淑霞是其中一员。
普光建设初期,设施还不完善。姜淑霞和她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停电了就点上蜡烛看图纸、看曲线,有紧急任务时就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
就这样,一口口井位部署下去,一台台钻塔竖立起来。2009年,普光气田成功投产,开发井数由52口优化到40口,各项指标均超过方案设计。
2018年,普光气田已稳产9年。为实现再稳产8年的目标,他们部署了第一批调整井。大湾405-4H井钻进时,到靶点却没有见到天然气显示,姜淑霞和团队坚持他们通过扎实论证得出的判断,决定继续打。该井投产后日产气高达90万立方米。
2022年,姜淑霞接到通南巴气田马1、马2块第三批井位方案集中编制的任务,又一次奔赴大巴山,驻扎现场1个多月,跟踪新投产井,完成通南巴区块动态跟踪和开发技术政策研究,为川东北天然气累计产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姜淑霞围绕中原油田天然气增储上产、挖潜增效、中长期规划及高含硫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先后主持国家重大专项“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开展“高含硫气藏复杂相态和硫沉积机理研究”,发明专利“超声波液态硫启动饱和度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普光气田开发生产,为气井合理生产和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础。(于金峰 单荣青 蒋森宝)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