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陪伴芳纶产业
2023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肖荣兴
姓名:王 芳 职务:仪征化纤高纤部特种纤维研究所所长 荣誉: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 仪征化纤王芳坚守在基层科研一线20年,参与芳纶产业建设和发展,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推进公司芳纶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转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芳纶是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为解决芳纶国产化“卡脖子”生产难题,实现芳纶产品自主可控,2003年,仪征化纤主动进入芳纶赛道。王芳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承担对位芳纶成套技术中纺丝技术开发研究的重任。 然而,芳纶对她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且国内没有成功先例。她始终坚持“把事情做好,用结果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历经了2005年至2006年的十吨级试验装置研发、2008年至2012年的百吨级中试装置攻关,2015年迎来了千吨级芳纶工业化装置建设。 即使已有一些技术积累,但建设千吨级芳纶装置仍是困难重重。王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芳纶团队共同寻觅到最佳工艺的生产路径,确保了千吨级对位芳纶工业化示范装置在2019年顺利通过鉴定。 “芳纶产品不能吃技术老底,要不断地进步,真正做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王芳这么认为。2019年10月,她转战特种纤维研究所,进行对位芳纶后道产品开发工作。 2020年,为打破国外3A阻燃工装配方垄断,解决现有市场阻燃工装阻燃性和舒适性不能兼顾且价格居高不下的生产难题,仪征化纤牵头成立中国石化阻燃防静电工装面料研发小组。王芳再次担负起研发重任,带领团队试了一个又一个配方,成功开发出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阻燃防静电面料。 目前,仪特斯阻燃服已在中国石化系统内10多家企业推广使用,共销售夏季阻燃面料10万米,得到生产一线员工的青睐。登高望远,承压奋进,现在,王芳又瞄准了新的目标,投入春秋装阻燃服的研发之中。(肖荣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