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切勿因暴利而短视
延误能源转型时机

2023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现金流达到1.4万亿美元,油气公司的金库重新充盈起来。2023年,石油公司债务杠杆走低、油气价格继续坚挺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意味着,石油公司仍将拥有极充裕的现金流。与此同时,油气行业萧条期导致勘探开发长期投入不足,可能加剧能源价格高企和供需失衡,这使得未来几年都极可能是石油行业的上行期,也是投资能源转型的最佳时期。但从目前几家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的高层表态来看,因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错过这个窗口期的可能极大。

尽管如此,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截至2022年10月的统计数据仍显示,全球投放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金已达到4940亿美元,而同期投向油气领域的资金为4460亿美元。这意味着2022年投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金可能超过油气领域,这将是历史上的首次,表明全球能源转型的总趋势并未因几家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调整而发生根本改变。

气候变化所致的极端天气频发、化石能源高排放无解,以及供应不稳定性和畸高价格,无一不使得仍极度依赖化石能源的人类切身感受到摆脱这一“成瘾症”的必要性,但这一戒除过程,注定会充满波折和反复。当雪佛龙、埃克森美孚仍满足于签下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合同开采油气资源来装点其“转型”成绩单时,道达尔能源在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断收购可再生能源项目权益,进一步丰富资产组合。油气市场分析师表示,一些国际石油公司很可能因暴利而短视,从而偏离正确的航向,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则开始厌倦一轮又一轮的石油繁荣—萧条周期的转换。

化石能源价格过高虽然有助于石油公司盈利,但也将成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取而代之的最大动力。长期来看,市场上再次出现石油供过于求的日子也许并不遥远。而当油气价格走低,油气公司将再次失宠于市场和投资者。如此,随着对投资者影响力的下降,石油公司未来或将被迫转型,届时将面临极被动的局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