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自主研发油泥砂“随产随清”管理系统,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油泥砂处理用上“外卖订单”2023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李 敏 王鹏超 李 军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李 敏 王鹏超 李 军 运行了20年的油泥砂贮存池,停用了! “现在油泥砂随产随清,黑乎乎的贮存池再也用不上了。”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环保员徐国真感叹近年来油泥砂清理的变化。 徐国真在手机APP上轻轻一点,不到20分钟,一辆专业的运输车辆就到达指定现场,把当天管理区产生的油泥砂全部拉走。“快捷便利,像点外卖一样。”徐国真感慨地说。 2021年底,该厂开始探索油泥砂随产随清工作,自主研发了“随产随清”管理系统手机APP,从产生、运输再到处置环节,把油泥砂处理串成一条线,进行一体化智能管理,不仅能够做到随时记录油泥砂产生的时间、产量及位置,还能实时跟踪运输车辆轨迹,操作起来方便,受到员工一致好评。 在胜利采油厂安全管理部副经理张鹏看来,背后的环保大账才是他们探索随产随清的关键。胜利采油厂每年因为石油开采、运输及作业产生的油泥砂约3000吨,每年用于贮存池监测及转运费用80多万元。张鹏说,每年不光要投入大量成本处理油泥砂,还给环保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自从胜利采油厂用上这个APP,作为第三方合作单位的胜利油田运输分公司环保工程项目部,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现在平均每天出车24车次。”该项目部经理肖民说。 回收后的油泥砂,被送往几公里外的环保处理企业,再通过热解技术,将其转化成热解气、热解油,或是粉碎成灰渣用于加工水泥、砖块,让油泥砂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油泥砂随产随清,让各采油厂找到了废物处理的好办法。此外,东辛采油厂还将腾空出来的6个共占地1950平方米的贮存池,布置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让采油小站变成绿色井站。 受到胜利采油厂做法的启发,去年以来,胜利油田先后有10家开发单位、3家油公司及胜利石油工程与该运输公司签订了油泥砂转运合同。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转运油泥砂7万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