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自主研发月度开发数据处理平台,运算过程由1小时降至4分钟,处理流程由3天压缩至1小时,数据误差降至“零”

夯实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数据基础

2023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婉芊 乔雨露
16.8K

    李婉芊 乔雨露

    2月18日,在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地质所,数据管理人员庞陵使用油田月度开发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数据运算,整个数据处理流程运算仅花了1小时。“这在从前简直不敢想。”庞陵不禁感叹,过去同样的数据处理全流程需要耗时3天。

    油田的基础数据资源涉及勘探开发、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及后期生产监测等,是油田勘探开发管理及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过去,油田数据处理平台存在运算效率低、计算方法不一致、数据质量较差等问题,影响科研人员的判断与分析。比如,原平台计算出的月度产量值,与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数据存在一定误差,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该情况,江汉油田自主研发月度开发数据处理平台,并于2月1日在江汉采油厂首次正式推出。“我们自己掌握油田开发数据的核心算法及处理规则,更有利于数据的维护更新,助力油田生产经营。我们的开发人员具有丰富经验,技术上具备可行性。”该油田信息中心应用开发部主任师殷俊说。

    他们全面对接现场需求,建立系统功能架构及数据库体系,从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获取基础数据资源,定制各开发指标的计算顺序、计算规则及计算方法,梳理系统处理流程,建立与油田勘探开发数据标准计算方法完全一致的统一算法库。

    建成后,该平台在查询技术上,将原始的简单循环算法替换为更高效的结构化查询算法,实现对各项开发指标的综合运算。在系统架构上,采取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降低网络环境依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在程序开发中,自研代码实现数据自动推送,与油藏管理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数据联动,破除数据孤岛。

    江汉油田信息中心采取边开发边应用的模式,试运行期间不断测试、调整、优化完善,同时持续进行数据核准。目前,该平台运算过程由1小时降至4分钟,处理流程由3天压缩至1小时,开发数据误差降至“零”,实现运算速度、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提升,为科研人员开展勘探开发研究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