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某海外项目部技术主管卢富强,独自一人在阿尔及利亚坚守了200多天,甲方同事及业主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他们总会用生涩的汉语对他说——

“中国人,真棒!”

2023年02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魏园军 杨岭敏
16.8K

    ●魏园军 杨岭敏

    2月16日深夜,在阿尔及利亚斯基克达港的营地宿舍楼内,有一盏灯依然亮着,卢富强正加班编写该油气港口的试运行方案。他是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某海外项目部技术主管,自2022年6月8日进驻该港口以来,已独自一人在这里坚守了200多天。该港口正在进行大规模改扩建,新建的LNG装载泊位可供20万立方米级超大型LNG船舶停靠。

    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为该项目提供先期技术服务,卢富强负责结合现场实际编制试运行方案,编写试运行相关的程序文件,并与甲方进行技术方面的沟通。

    在这里工作了200多天,卢富强又黑了一圈。甲方同事及业主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他们总会用有些蹩脚的汉语对他说:“中国人,真棒!”

    一块“阵地”,一面“旗帜”

    “阵地”有大,也有小,大到成千上万人,小到只有一个人。卢富强坚守的“阵地”只有他一个人。

    卢富强已在海外工作了8年多,由于他表现出色,甲方多次向中原油田发来感谢信,他还连续多年获得“中原油田优秀人才”“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这一次去阿尔及利亚也是甲方点名让他去的。

    一顶安全帽、一个口罩、一条安全带、一双劳保鞋……这是卢富强刚去阿尔及利亚时的工作标配。那时正值新冠疫情高峰,但是卢富强依旧坚守在岗位。

    结合现场实际编制试运行进度方案,需要对现场进行踏勘。卢富强每日带着笔和本围着斯基克达港转圈。笔记本被他画得密密麻麻,不到两个月,一双劳保鞋就张开了嘴。甲方同事看到他在烈日下踏勘,总会劝他休息一会,但他总是休息没一会儿又继续工作。

    “虽然我是一个人,但我要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他们一见到我就知道,我是中国人,来自中国石化。”每当听到甲方同事提到中国石化,卢富强总是不自觉地挺起腰板,这时候,他觉得自己也是一面“旗帜”。

    一间宿舍,一束光亮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有7个小时的时差。2月15日清晨,闹钟一响,卢富强就从床上“蹦”了起来。昨晚按照业主要求修改了预冷方案。邮件发出时已是凌晨,他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但是洗了个脸,他又精神了很多,今天还要去现场推进各路调试工作的进度。调试相关的工作,从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到设备操作,他都亲力亲为。

    编制试运行方案是一项枯燥的工作,每日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刚开始,很多甲方同事都不认识卢富强,并且他们有固定的文控流程,卢富强在沟通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不是找不到需要的资料,就是获取的资料不是最终版,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熟悉流程、查阅资料是第一步,编制方案和程序文件同样需要耐心和毅力,与甲方和业主沟通落实修改意见更是举步维艰。语言、方案和程序结构的差异,就像一道道关卡。有时一次沟通就需要三四个小时,方案讨论会一开就是一整天。

    卢富强刚到营地时住的是两人间。但很多时候他都会加班到深夜。一间宿舍,一束光,是斯基克达港的营地宿舍经常出现的场景。他也总免不了被甲方舍友抱怨。一次、两次、三次……抱怨得久了,甲方考虑到他工作模式的特殊性,安排他单人住宿,他也就享受起了住单间的待遇。

    一种精神,一份传承

    卢富强的妻子尤润格是河南省濮阳市某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化学教师。她没想到,丈夫这一去就是8个多月。

    尤润格和卢富强是洛阳师范学院的同班同学,从大学时就相识、相知、相恋,研究生毕业后,相约来到油城濮阳,在这里成家立业。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卢富强常年在海外市场工作。女儿9岁、儿子3岁,都是最需要人照看的时候。虽然高中教学任务很繁重,尤润格依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解锁了汽车保养、家电维修等新技能。“我老公在国外发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我也会用这种精神照顾好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卢富强还把石油精神带到了海外。2020年,他独自一人在项目部坚守了10个月,不仅中方同事佩服,当地甲方人员也竖起了大拇指。这次在阿尔及利亚,他已坚守超过8个月,在这里他还收获了一位甲方的徒弟。“每个驻外人都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让‘石油精神’薪火相传。”

    当落日的余晖洒落斯基克达港,整个世界便安静了下来。卢富强拿起手机,隔着千山万水,隔着屏幕和时差一张一张翻看家人的照片,笑着笑着眼角流下了热泪……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