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长达三年的不确定性之后,2023年终于迎来了品牌复苏的可能。以下是关于品牌复苏趋势的十大关键词。
1. 用户洞察
无论是新品开发,还是品牌梳理,或是内容运营,都离不开深刻的用户洞察。用户洞察需要品牌操盘手内部团队动脑,而不能只依靠外部团队。要培养每一名一线员工的用户洞察敏锐度与基本能力素质。要日日洞察、月月洞察,每一个重大决策作出之前更要进行重大洞察。
2. 品牌资产
品牌资产体系搭建是做品牌的起点。从0到1就要搭建自己的品牌资产体系。每一个基业长青的品牌都经历过品牌资产体系搭建与管理的专业化历程。
3. 品牌价值
关于品牌价值,可能在整个中国品牌界多年以来,都不曾出现过2022年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将目光从只追求“生意增长”,转移到了追求“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最重要的驱动引擎,更是基业长青的基石。
4. 产品体系化
摆在2023年所有品牌面前的必修功课,就是产品体系化创新。而体系化并不是盲目照搬成功企业的流程,而是建立在对用户深度洞察的基础之上、对大单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之上、对产品矩阵布局的深度理解之上,去进行高效率的流程体系管理。
5. 大单品
无论是回归全球经典的品牌理论,或是复盘解读全球性品牌的生命周期,就会发现一个客观事实:几乎没有一个基业长青的品牌是只靠一个又一个的爆品,几乎都是依赖经典大单品。只有经典大单品,才能让品牌持续不断增加渗透率,才能帮助品牌跨越各种阶段性的困难和变化,才能跨越一个又一个周期。
6. 品牌体系化管理
百年企业能扛过一个个的周期,实现基业长青,关键在于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单一品牌和多品牌管理的体系。其中包含了品牌增长、品牌建设、产品规划、品牌资产管理、用户洞察,以及品牌的组织方法论,也包括单一品牌和多品牌的管理体系。
7. 多品牌
多品牌管理是必经之路。集团型企业的重中之重,并不仅在于单一品牌的管理,而在于多品牌的系统化管理。如何确定集团中不同品牌的侧重与角色:哪些是战略品牌?哪些是现金流品牌?哪些是要放弃的品牌?根据不同的品牌价值角色定义,再去进行集团内部的资源与人才分配。同时还要学会对品牌的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管理。
8. 出海
出海将会成为所有中国企业思考的出路之一。早年跨境出海的企业早已完成了运营驱动的1.0时代,正在往品牌驱动的2.0时代迈进。伴随着出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必须要学习如何进行全球化品牌运营、如何搭建适合全球市场的品牌资产体系、如何做全球市场的用户洞察,以及产品体系化创新。
9. 品牌美学
品牌价值终极竞争会回到文化层面,也就是品牌美学文化的回归。品牌美学是品牌资产中的一个价值输出维度,是品牌资产体系搭建的重要一环,也是产品开发、营销内容、渠道铺设的重要环节。品牌美学不仅影响产品表现营销内容和渠道曝光的效率,而且影响用户对品牌的购买倾向。
10. 品牌向善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品牌向善,将品牌不仅当作销售工具,而且当作能为用户、社会创造价值的基石。如果希望品牌能基业长青,那么必然绕不开要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品牌向善。2023年会出现越来越多不断追求向善的品牌。
作者:麦青Mandy(中国)HBG品牌增长研究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