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燃料油品牌出海 全球500余家客户都认它

2023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俊春 龙岩烽
16.8K

燃料油公司完成斯里兰卡首单供油。

    □李俊春/文 龙岩烽/供图

    2010年6月5日,燃料油公司成立,从舟山一个网点起步,迅速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国所有对外港口的网络;2018年,保税船供油团队再次创业,将市场占有率从不足2%提升到46%,成为中国保税船供油市场的引领者;2020年,燃料油公司牢牢把握国际海事组织对船燃实施低硫限排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石化资源优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低硫船燃供应商;2021年,经第三方专业机构评选,燃料油公司成为全球增幅最快船加油企业,排名全球十大船加油企业第五;2022年,燃料油公司经营量突破3000万吨,其中国内保税船供油经营量首超千万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国石化船供油专业化品牌从海上冉冉升起,12年来披荆斩棘、扬名四海,跑出了“加速度”、驶进了“快船道”,正奋进在由大到强到优的新征程上。

    扬帆出海,强力推进全球化、一体化经营

    2010年6月5日,集团公司对燃料油经营管理进行体制改革,在北京揭牌成立燃料油公司,填补了中国石化船舶燃料销售领域空白,形成了中国石化陆、海、空全覆盖能源销售新格局,揭开了中国石化燃料油事业的新篇章。

    燃料油公司成立后,面对的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形势,而且只有舟山一个网点,船供油品牌影响力严重不足。

    他们咬紧牙关、分析大势,借用中国石化资源、品牌一体化优势,积极融入自贸区、自贸港、海洋经济等国家战略,从舟山一个网点起步,经营网络快速发展到覆盖全国所有对外开放港口,与舟山、青岛、大连、深圳等港口形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2018年,保税船供油团队吹响冲锋号,抢抓浙江自贸区建设“东北亚船供油中心”的战略机遇,投身全球十大港口之一的舟山港,开始新的创业历程,形成了以舟山为龙头、沿全国海岸线延伸并向港口内陆渗透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保税油的跨越式发展,市场占有率从不足2%增长到46%,成为中国保税船供油市场的引领者。

    “两头在外”,决定了燃料油公司要讲好国际化、一体化故事。保税船供油业务是为国际航线船舶提供免税油品,具有全球流动性。燃料油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品牌出海、国际化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依靠石化海外贸易网络和资源平台,通过自建与合作的方式,统筹国内与国外两种资源,全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推进全球化、一体化经营。

    燃料油公司成立伊始,就建立了新加坡子公司,2012年与bp战略合作、2015年与bp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全球网络,2019年成立斯里兰卡公司,与招商局合作开展汉班托塔港保税油经营业务,2022年成立巴拿马、吉布提、富查伊拉公司,海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新加坡、巴拿马、ARA(欧洲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三大港口)等全球五大洲50多个重点港口具备供油能力,与全球十大集装箱公司中7家签订长期供应合约,与全球“三大矿商”“四大粮商”、日本三大船东均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常态化为“雪龙号”“蓝鲸一号”等“大国重器”供油,全球500余家客户认准中国石化船供油品牌,全球船东客户长约量达到月经营规模的60%以上。

    向海而兴,全力打造船供油绿色品牌

    燃料油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融入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努力打造与“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相匹配的船供油品牌。

    2020年1月起,国际海事组织(IMO)执行新的硫排放限制法令,将全球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硫含量上限由3.5%降至0.5%。作为全国最早布局低硫船燃版图的企业,燃料油公司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动低硫船燃进入国家视野、纳入集团战略,实现规模化产销和国家政策配套。

    燃料油公司与系统内生产企业共同配合,从无到有建立起库、车、船、铁路和管输等储运体系,构建了中国石化低硫船燃“全产全销”产业链,目前累计供应1800多万吨,有力促进了全球船供油终端需求向我国港口转移,以低硫燃料油期货为基准推出的“舟山价格”逐渐成为行业定价风向标,增强了我国船供油市场话语权、定价权,积极助力践行“国际海事A类理事国”责任,形成了中国石化绿色低硫船燃品牌。

    燃料油公司参与制定内河船用轻质燃料油企业标准并推动成为国家标准,形成了内河船燃绿色品牌。首创国内融油气加注、垃圾及废水回收、物资供应、海事政务等于一体的上海闵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自2021年8月运营以来,销量翻番并免费服务5837船次,回收垃圾及污水1600多立方米,有力呵护了黄浦江生态。目前,黄浦江第二座杨浦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已投入试运营,广东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建设正有序推进,中国石化内河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燃料油公司全力打造标准化海上流动加油体系,与招商局旗下的南京油运公司合资组建实华南油船务公司,全力推进配送船舶设施设备升级和配送服务标准升级,创新“无接触供油”模式,成为国际操作规范;持续打造“形象识别、功能布局、操作规范”三统一的海上流动加油服务体系,建成15座海上流动加油站,每年为近万艘远洋船舶提供服务。完善船舶视频监控和智能调度的数据赋能,开发全球首套船供油操作VR仿真培训系统,推进中国船级社质量流量计认证,推行船加油十步法,制定落实船供油代表制度,不断提升海上流动加油站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在水上加油零售市场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提升中国石化的品牌影响力。

    燃料油公司还全力构建“人·船·生活”生态圈,在舟山打造融船用生活物资、设备配件、船员轮换等于一体的“一船多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与大连自贸区合资的北方能源公司和与臻贝公司合资的易捷成都公司,拓展欧洲、南美,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可持续稳定的商品进出口渠道,把港口、客户、易捷等跨境资源集成,推动易捷商品到海上、进船舶,实现价值链向综合服务迈进。全力开展以石化新材料为基础原料、以石化科研力量为依托的船用高端缆绳产品研发,推进船用油漆、船用尿素等船用物资市场开拓及产品自主研发,提升COSMOJOY咖啡、易茗香茶等自主商品影响力,推行“燃润营销”组合,销售及代供润滑油,进一步丰富保税船供油业务产品线,为远洋船东客户提供一站式加油服务体验。

    奋楫争先,谋划实施新时代“三片蓝海”业务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燃料油公司谋划了打造船供油、新能源、综合服务“三片蓝海”业务,分两步走实施由大到强到优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能源供应企业,努力为中国石化品牌增光添彩。

    在国内抓巩固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压舱石”。航运历来是连通世界、振兴经济、传递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每年消耗能源约3亿吨。面对规模巨大的全球市场,燃料油公司发挥石化低硫船燃品牌优势,联合系统内部其他经营主体,并与国内同行携手,优化我国船供油市场环境,做大我国船供油市场的“蛋糕”,吸引更多国际船舶到我国港口加油,全力向国际市场要“增量”。积极谋划“三江一河”网点布局,力促系统内内河水上网点整合,打造中国石化水上绿色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海外推动大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燃料油公司聚焦“全球一张网”,采取自建和合作两种方式,分类开发成熟枢纽港口、“一带一路”新兴港口,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全球主要航线重点港口培育形成稳定的船供油终端业务规模和产业生态圈。

    新能源业务更新迭代,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拳头产品”。统筹打造资源、供应、配送、结算“四个中心”,全力布局天然气“日”字形资源池,构建全国“一张网”物流体系,做优物贸一体化平台,逐步打通油田配置、天分直供、石化液厂和社会资源直供配送流程,融入系统内上下游LNG(液化天然气)一体化产业链,积极为销售公司加气网点直供有竞争力的LNG资源,加快实现LNG船对船可持续稳定加注,抢占市场先机。在大连现有2座、在建6座“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的基础上,以全国首套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现场制氢项目为新起点,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助力集团公司“第一大氢能公司”建设。积极探索生物柴油、甲醇、氨等其他新能源研制,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