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未来几十年氢能将
逐渐走上能源主舞台”

2023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大连院党委书记 乔凯

    问:氢能技术发展对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何意义?

    答: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就是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载体和清洁能源,未来最有潜力在中国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这个变革是深层次的,不亚于前几次的能源革命,如同煤炭替代木材、石油替代煤炭及能源体系电气化变革一样,随着氢能技术持续发展,未来几十年氢能将逐渐走上能源的主舞台。

    问: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的市场前景如何?

    答:燃料电池车用氢气需要对制取的氢气进行提纯,氢气纯化技术就有了很大的市场。在同样的气源条件下,S-PSA技术的总循环时间可大幅度减少,以更少的吸附剂用量实现同样的提纯目标,同时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与装置占地面积,提高了工艺适应性、技术可靠性及成本经济性。因此,开发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已建成300座加氢站,约占全球总数的40%,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3万辆,至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按照商用车每年行驶10万公里、每100公里耗氢5千克,乘用车年行驶里程2万公里、每100公里耗氢1千克计算,预计2025年燃料电池车用氢气需求量约为24.2万吨。

    问:未来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氢气来源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由于电解水制氢成本较高,并且电力来源以火电为主,短时间内很难成为氢气的主要来源。近期副产氢气提纯制氢将得到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氢气有望以工业副产氢就近供给为主。中远期将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为主,化石能源制氢配合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生物制氢和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技术作为有效补充。

    工业副产氢的市场容量巨大,能提供百万吨级的氢气供应,可为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提供低成本的分布式氢源。各地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兼顾技术发展、经济性及环境容量,因地制宜选择制氢路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