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荆门石化:
2023年01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经过半年多的施工建设,2021年12月24日,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合成型高温导热油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装置在荆门石化一次开车成功。 前期,荆门石化千方百计克服设计、投产、开工阶段的重重困难,推动项目落地。 在项目方案编制阶段,荆门石化积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多次论证,最终确定利用旧装置改造建设高温导热油项目,不仅盘活了公司闲置资产,而且项目投资较兄弟企业降低了30%以上。 项目建设及开工过程中,炼油事业部多渠道协调推进,技术研发单位与设计单位合力消除制约工程转化的瓶颈;荆门石化千方百计解决物资保供、工作人员进场、流程贯通、试运投产等方面的难题,推动项目安全顺利投产。 在开车过程中,反应温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开工团队立即与炼油事业部及技术研发单位的专家取得联系,根据他们的指导意见制定解决措施,通过增加塔底产品流量、提高换热器换热量等方法,在未增加加热设施的前提下,使过程反应温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最终,在炼油事业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荆门石化等多方努力下,装置从开工到产出合格产品、进入全检特检阶段,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