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记者观察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魏佳琪 高国雪
□本报记者 魏佳琪 高国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这充分说明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性。 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纷纷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让更多重大装备成为“新国货”。 政策指引,央企发力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中国制造2025》《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领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工信部制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极大调动了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 在众多政策指引下,一大批大型高端装备实现了自主研制和进口替代,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实现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关键重大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其中,石油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率更是屡创新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百万吨级芳烃项目、大型煤制烯烃项目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率均已超过90%,还有一大批重大装备的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生产制造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有力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快速发展。 作为能源央企,中国石化自诞生起就十分重视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工作。 1983年,在国务院印发《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后,中国石化立即针对镇海炼化80万吨/年加氢裂化、80万吨/年加氢精制,洛阳石化、广州石化、武汉石化、石家庄炼化40万~80万吨/年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等7套装置中的关键设备进行国产化攻关;1988年成立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办公室,2006年成立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领导小组,不断加大国产化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和推进力度。 近年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和应用推广,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截至目前,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国产化率达97%、千万吨级炼油装备国产化率达94%、百万吨级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91%、百万吨级芳烃装备国产化率达92%、煤化工装备国产化率达94%。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中国石化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梳理,精准定位薄弱环节,聚焦快速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卡点”,科学精选攻关项目,集合产学研用力量,加强兵团作战,加速国产研发,持续解决“有”和“无”的问题,2021~2022年设立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项目75个,是“十三五”的1.7倍。同时,公司持续优化攻关模式,设立乙烯“三机”等技术与质量提升项目,助力提升国产装备制造水平,持续解决“有”和“优”的问题,并加大对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的攻关力度,延伸国产化攻关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链固链强链。 打铁还需自身硬。秉承“积极、稳妥、先进、可靠”的工作方针,中国石化集中优势资源,完成了一批关键装备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乙烯“三机”实现从20万吨级到120万吨级的国产化;DCS(分散控制系统)从单套装置到全厂集中控制,从炼油到大型煤制烯烃、芳烃、乙烯,从数千控制点到近20万控制点,均实现国产化……中国石化积极推动装备产业升级的步子迈得更大更稳,国产装备实现从“跟跑”向全面“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和提升。 需求旺盛,大有可为 闯过了“技术关”,下一步就是要打通“市场关”。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十四五”期间,新的一轮项目建设高峰期已经到来,设备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乙烯为例,相关资料显示,2021~2025年,多个乙烯项目密集建设并投产,国内新增乙烯产能超过2500万吨/年,由此带来的相关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大有可为。 虽然石油石化设备市场广阔,重大装备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一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开发要经过调研、评估、设计、制造、试验等多个步骤,涉及诸多学科,需跨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协同作战,目前国产装备在创新能力方面尚需提升、在市场助推机制方面尚需完善、在应用推广方面尚需强化,国产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未来,中国石化将继续扛稳“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作用,依托技术研发、产业支撑和市场开拓优势,聚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联合相关链条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力争实现多方共赢,为推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打造“中国制造”的亮丽新名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