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天然气分公司
全力打通LNG接收站“任督二脉”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海博 王 军 袁 芳
□李海博 王 军 袁 芳 近十年,天然气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党组部署,依托重大项目,大力实施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装备国产化工程,陆续建成投产3座LNG接收站,实现了关键设备、材料、工艺阀门100%国产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水平,走出了一条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自主创新之路。 卸料臂是LNG从运输船到接收站的“咽喉”。在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中,天然气分公司针对卸料臂三大核心部件和自动对接系统开展国产化攻关,于2021年12月成功投用了国内首台国产LNG卸料臂。该装备不仅能有效提升接卸效率、缩短供货周期,而且具有自动对接、3D智能管控等功能,在疫情环境下可减少登船人员数量、降低劳动强度,符合未来LNG智慧接收站的发展趋势。 LNG高压外输泵是LNG接收站的“心脏”。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关,2022年初,青岛LNG三期国产高压泵投料试车成功,这是目前国内已投用的流量最大的LNG高压外输泵,也是首次批量使用大功率国产低温电机。“机组综合效率提升、备件费用减少,经济效益非常明显,部分参数还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超越。”青岛液化公司检维修中心经理韩荣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1年5月,在青岛LNG接收站,国内最大流量LNG罐内泵安装投用。“这台泵由我们自主确定参数,国内厂家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对LNG行业低温设备国产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青岛液化公司副总经理郑元杰介绍,目前该泵运行平稳,运转效率、机械振动等指标均超过或达到进口罐内泵水平,能耗指标达到国外产品同等水平。 在探索整机国产化的同时,LNG接收站备件国产化进程也不断取得新突破。青岛LNG接收站联合国内厂商,开展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攻关,成功实现了高压泵、罐内泵轴套、耐磨环等部件及装车撬旋转接头滑轨、密封件等关键备件的国产化替代;天津LNG接收站通过自主研发国产BOG(闪蒸汽)再冷凝成套装备,有效解决了在接卸LNG运输船、槽车装车、气化外输等不同工况下BOG量变化对外输系统的影响,装备冷凝效率达到10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