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十年·奋进征程 起航·行者无疆

中原石油工程 打造一流油气勘探开发先行军

2022年12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君 李向阳 袁旭光
16.8K

    杨 君 李向阳 袁旭光

    十年前的2012年12月,随着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板块重组改革,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应运而生,中原铁军队伍以崭新姿态傲然崛起。

    十年栉风沐雨,换来春华秋实。

    十年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以及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4次在集团公司年度考核中被评为A级企业,被党组领导誉为“石油工程铁军和标杆”。

    十年砥砺,抓铁有痕;扬帆起航,行者无疆。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作为油气资源先行军的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将锚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油服公司的目标,续写新的华章。

    市场为根:国内国际并进 兼顾规模效率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始终把市场开发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构建起国内中原、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五大区域市场与海外沙特、科威特、非洲、哈萨克斯坦等四大规模市场协调发展的优势布局。

    讲大局、强保障。在集团公司系统内,牢固树立“大上游”和“一盘棋”意识,聚焦“三北一川”油气勘探开发主战场,全面深化“提质提速提效提产”工作,94支资质队伍服务上游8家单位,集团公司系统内市场钻机占国内总数的74.2%。落实石油工程“主辅保障、定制服务”部署,加强全级次沟通协作,深化全链条无缝衔接,推进一体化资源统筹,全力保障集团公司上游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助力增储上产实现突破。

    讲效益、优结构。在国内外部市场,遵循“边际贡献是红线、盈亏平衡是底线、效益最大化是目标”市场策略,统一制定分区域、分井型、全要素的成本定额标准,强化事前算赢、严格投标管理、谋求合作共赢,理性进出市场。从重“量”向“量”“效”并重转变,今年,从低无效市场向优质市场调整队伍4支,新签合同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6.7%。

    讲布局、拓领域。在海外市场,公司目前已成为沙特阿美公司主要陆上钻井承包商,是道达尔公司全球主要钻井承包商,是哈里伯顿、贝克休斯、斯伦贝谢等公司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连续16年跻身“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十年间,取得沙特阿美公司固井、压裂服务资质,沙特气井、苏丹钻井液、乍得固井等多项技术服务突破。

    精益争优:强化系统挖潜 打赢增效立体战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坚定不移推进低成本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完善全方位一体化精益管理体系。建立全节点对标、单项追标、整体创标、动态调标的对标提升机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方法、要提升,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管理质量与经营效益提升。

    项目优化集聚优势。持续精简组织机构,推进辅业承包经营,优化项目体制机制,压缩管理层级,建立完善“公司管总、工区管战、单位管建、项目主战”新型管理模式,统筹资源共享配置,实现区域统一管理与单位支撑保障有机结合。

    以量换价初见成效。优化承包商和物资管理体系,实现一体化管理、区域化服务。建立主力优选、动态优化、公开透明、流程化运作的选商用商新机制,促进以量换价、提质降量。

    降本挖潜多措并举。实行“财务统筹、业务分管、单位负责、基层落实”的全员成本管控机制,推进“一切成本皆可控”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公司在全领域、全链条排查效益流失点,实现挖潜增效,内部结算率达88%以上。

    科技赋能:布局“研产服用” 实现全链条创效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坚持以科技引领市场、走向高端、引领未来,着力培育“撒手锏”技术,倾力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

    技术产品形成系列。高质量建设研发体系,实施科研项目立项竞争淘汰机制,推行“揭榜挂帅”科研模式。十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集团公司(省部级)科技奖1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93件。自主研发的VDX钻井参数仪,成为中国石化中东钻修井队伍的标配产品,已在13个国家推广应用;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2种钻完井液处理剂、32种特色钻完井液体系、10项防漏堵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深井超深井钻完井等6项核心技术、固控设备研发等6项特色技术、钻完井液助剂及体系等6项专项技术。

    技术管理推进创效。成立3个区域技术专家组、6个区域项目技术保障中心,增强区域市场技术保障实力。派驻专家巡井驻井,及时解决瓶颈难题。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模板,完善升级并全面推广区域钻井提速模板,分开次明确提速工具、施工参数和提速目标,带动区域整体提速。总结形成文本规范,扎实开展故障复杂防治专项行动,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积极参与甲方工程设计,初步实现故障复杂的源头把控。去年以来,高效推进顺北地区钻井、压裂施工,成功交出6口千吨井,助力落实顺北4号和8号断裂带两个亿吨级油气区,将“深地一号”油藏埋深推进至8500米。

    装备技术成果颇丰。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飞轮储能用于钻机起升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方法的研究”,完成样机研制及现场工业性试验,较好解决了钻机突变载荷工况难题。组织电动储能侧钻钻机研制,引进超级电容储能、势能回收、直流微网、变频控制及网电等先进技术,达到钻井能耗成本节约15%目标。组织专家攻关21个项目,一键式管柱自动化技术、泥浆泵变频调速一体机等5项技术已在现场得到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安全强基:落实以人为本 守牢发展红线底线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稳定向好的安全环保态势持续巩固。2020年和2021年连续荣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现场监管全面加强。构建“交报询领”风险管理程序,严格落实日提示、周认领、季发布的动态风险评估和专项技术分析,夯实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坚实基础。强化领导风险承包检查、“四不两直”督查、视频观察、特殊作业抽查“四位一体”监管。今年先后投入资金集中治理防喷器检维修平台、试气放喷隐患改造等公司级隐患6项。

    安全技能全面提升。建立西南、西北、中原安全仿真培训基地,扎实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倒班集训、现场专训和关键岗位提级培训。今年,收集整理310起行业内典型案例,结合实际工况开展现场培训学习;编制钻机拆搬安、下套管等7种《典型交叉作业风险识别与管控》课件;在施工现场设置岗位练兵台,累计培训3.9万人次。

    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完成175支绿色基层队创建,公司被授予“绿色企业”荣誉称号。今年以来,持续实施“电代油”“气代油”等节能降碳技术,碳排放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推进钻井及井下作业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危废储存房实现一队一栋。

    党建铸魂:强化政治建设 锤炼铁军精神

    十年征途,党旗飘扬。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和石油工程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有形有效。持续深化党委中心组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凝聚全员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构建宣传矩阵,推进海外形象传播,讲好中原铁军故事,新闻宣传工作保持板块领先。建成“铁军文化”传承馆,出台《企业文化手册》,制作形象宣传片、宣传画册,创作《中原铁军之歌》,编印《铁军》期刊34期,荣获“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党建质量持续提升。坚持务实导向,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组织设置,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形成系统完备的组织建设、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和工作体系。组织党支部工作拉力赛,创建“支委(先锋)+团队”等100个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党建活力充分激发。

    队伍建设优势稳固。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纵向畅通、横向贯通的成长通道体系,实施领军、骨干、青年人才进阶式培养,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和优秀人才遴选表彰体系,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效活力竞相迸发。

    政治生态持续涵养。打造中原工程廉洁亮丽名片,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强化日常监督、职能监管,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警示教育两手抓,积极打造铁军廉洁文化圈,教育提醒实现全覆盖常态化。

    (本版图片由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