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与气田为邻

2022年12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东玲
16.8K

    王东玲

    每天中午和傍晚,在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生产服务中心门口,商贩们会摆出很多水果摊。水果摊上有晶莹的樱桃、金色的枇杷、粉红的蜜桃、青绿的李子。水果种类繁多,时令不同,种类也不一样。

    我们这些普光气田的石油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工衣”。从摊前走过,质朴的果农会笑呵呵地招呼你“尝尝嘛”。现摘的新鲜水果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我们惊喜地看着熟透的水果,蹲下身子,本想只挑几个,却不由得装了好几斤。

    这些摊主都是普光气田附近的村民。其中有一个叫韩本青的女子,是我从买她家桃子开始渐渐熟络的。几次交往下来,她依然话不多,见面就露出浅浅笑容。她个儿不高,短短的头发,人很利索。

    第一次经过韩本青的水果摊,她半蹲着,把桃子堆成整齐的金字塔,旁边用自家编的竹筐装了半筐桃子,因为怕挤压受损,所以很小心地轻拿轻放。

    挡不住桃子香甜味道的诱惑,我就多看了几眼,见她冲着我笑,便走了过去。她捧起一个桃子,让我品尝。果然很甜,我顺手买了几个。

    以前我买过水果后,大多会忘记卖水果的果农。但是这次,因为感觉桃子很好吃,我有点遗憾买得少了,期待着能再次遇见卖桃子的她。很巧的是,两天后,我在厂里见到了她。她正穿着工衣在厂里打扫卫生,我赶紧走上前去打招呼。

    她依然对我笑着,我也回以微笑,夸赞她家的桃子又脆又甜。她嘴角上扬,笑得更加灿烂,也夸这些桃子长得“乖”。

    她还告诉我,桃子就种在后巴河边,如果想吃,随时都可以去摘,“要快些哟,过些天要蔫喽”。

    韩本青说的后巴河,就是围绕在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周边的那条河,像是一条翠绿的丝带,点缀着大巴山,陪伴着普光气田。气田安全平稳运行多年,这里依然保持着一片洁净,青山碧水依旧。

    河的这边,是我们工作了10多年的普光气田;河的那边,是从祖辈时就已经在当地生活的村民。不知不觉间,我们做“邻居”已经10多年。春夏交替、四季轮回,我在河的这边吃了10多年的“水果套餐”。

    韩本青之前长年在外务工。普光气田建起来后,她和很多原来外出务工的村民一样,都返回了家乡。

    有人开个水果店、小饭店或者快递店,有人拉起三轮车支起小摊,卖个冰粉或者卤鹅。每个小店的生意都很兴隆,光顾的客人大部分是“红工衣”。有人还在气田里找到了保洁、架子工一类的工作。有些擅长学习的年轻人,已经成为熟练的仪表工、电焊工等技术工人。因为钱挣得多了些,更因为掌握了一门技术,在亲戚朋友跟前很有面子。

    我们与他们多年为邻,彼此成了最好的朋友和亲人。眼看着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买上了车,衣服越发光鲜,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

    当地人很健谈,见到我们总有很多话说,时常挂在嘴边的是,特别感谢普光气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会了新技术,再也不用外出务工了。

    韩本青是其中最不爱说话的,但眼里总是溢满笑意。

    她是闲不下来的四川人,在厂里工作之余,与家人一起把后巴河边上的空地变成“花果山”,增加了不少收入。

    我们到她家里采摘水果的时候,看到她家门前有个鱼塘。我笑着跟同事说:“看来,只要努力,没有闲置的资源,一寸土、一方水,在这些勤快人的手里都可以‘变现’成美好生活。”

    在旁边忙着帮人称鱼的韩本青大约是听见了我们说话,冲着我们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此憨厚朴实,也感染了我。从穷日子到好日子,这是用双手奋斗出来的幸福。我想,那笑容一定也绽放在她心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