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我在海上有个家”上海海洋石油局物探分公司以“家文化”建设助推海外项目生产2022年11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韩枫磊 刘建超
●韩枫磊 刘建超 文/图 离家了更想家,出国了更爱国。 这是奋战在上海海洋石油局物探分公司发现6号物探船员工的普遍心声,也是所有拼搏在海外一线员工的共同心声。 发现6号是中国石化唯一的深水多缆物探船。物探船海外项目作业周期长、作业条件艰苦,海外员工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让大家安心在一线工作,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一直是该公司努力打造“家文化”的目标和方向。 稳定情绪的高速网络 高速平稳的网络,一直是发现6号的优势所在。 与外方合作后,发现6号的网速“迭代升级”,实现了视频不卡顿的目标。此外,发现6号还增设了一套网络设备,用路由器将WIFI覆盖所有生活区域和室内工作场所,确保在船工作的每个人,都能用上便捷的网络。 7月,轮机长谢金刚作为船东代表来到船上,每日下班后通过网络视频与亲人、朋友和同事聊天,成为他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手段。 家里一双儿女正值暑假,每次爸爸的视频电话打过来,他们都抢着和爸爸说话,分享每天的点点滴滴。尽管天各一方,但是每日能通过网络和国内亲朋好友联系,也大大减少了谢金刚的孤独感。 荡涤心灵的职工之家 “各种品类的书籍、网络上最热的影视剧、各种健身器材‘齐聚’职工之家,虽然发现6号远离家乡,但‘职工之家’设施齐全,我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提起职工之家,发现6号员工赵启超赞不绝口。 第一次参与外方项目,高强度的工作、文化上的差异让他倍感压力。工作之余,他从书柜拿出了余华的《活着》,开始阅读。尽管在大学里已读过这本书,对于主人公徐福贵的命运也了然于心。但时隔数年再读,又有了不同的感受,书中人物对命运的不屈态度、对生活的乐观精神,都让他备受鼓舞。通过阅读,他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以更饱满的精神迎接每日不同的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自2015年职工之家成立以来,这里已成为发现6号员工提升技能素质、活跃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温暖人心的节日美食 掌勺发现6号的是几位菲律宾厨师。尽管在地域上,菲律宾与我国同属亚洲国家,但是饮食习惯却有较大差异。再加上船上来自欧洲的员工居多,发现6号食堂几乎就成了“西餐厅”。 工作时间一长,中方员工都特别想念国内各种美食。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思念着家乡的味道。 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中方员工在船上遇到每一位“老外”,都会听到“Happy Chinese New Year(春节快乐)”的祝福,中午的餐厅也和往日有点不一样,墙上精心装饰,音响里播放着传统中文歌曲,厨师准备了海鲜汤、炒大虾、炖菜等中式美食,桌上还有一个裱着“Gòng Héi Fāt Cǒi(粤语恭喜发财)”的蛋糕。 “在海外和‘老外’一起过春节,增加了我们海外石油人的文化自信,还让我们与外方员工增进了了解,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活动!”发现6号负责人韩枫磊说。 用着高速的网络,吃上可口的饭菜,拥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能力素质得到提升……这是发现6号员工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上海局物分公司一系列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家文化”建设举措,已成为该公司保障海外项目生产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