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丁敦生的“百宝箱”

2022年10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林 群
16.8K

    林 群

    “谁有透明胶?”“老丁那个百宝箱里有,你去找找。”

    “网线不够长,谁还有多余的网线?”“去老丁那里看看。”

    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SGC2129队丁敦生的办公室,摆放着两个大号储物箱和几个纸盒子,里面物品种类繁多,摆放整齐有序。老丁很大方,甭管谁到这里拿物品,拿走就是。

    “物尽其用。这些东西还能派上用场,我就很开心。”丁敦生说。原来,箱子里是上个工区或者上上个工区员工收工后丢弃的物品。

    丁敦生,60后,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今日子好过了,但他看着丢弃的物品还是感到特别可惜,于是,一个一个房间收捡,把物品归整好,再不遗余力把它们搬回来,“我觉得这些物品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涪陵北项目营地离市区有几公里,想找配件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到他这里看看。“虽然是旧的,但都是些用得上的,也就是费点力气。”丁敦生说这些的时候轻描淡写。但只要去提提这些箱子,就知道他费了多大的劲把它们带回来。

    箱子中,纸质资料占据了一部分,记载着SGC2129队的历史,曾经用过的队旗也还留着。他来这个队有28个年头了,算是队上的“老人”,也是SGC2129队的“百事通”,想要了解这个队,问他准没错。

    介绍SGC2129队时,丁敦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这个队是原266地震队,组建于1965年7月,正好就是他出生的年月,是首批认证的甲级地震队、金牌队之一。能加入这个队他觉得非常自豪,心怀为祖国找油的梦想,学习地震勘探专业知识劲头十足,曾两次参加江汉石油管理局技术比武,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每次队上有了新任务,丁敦生都是最早出发的人员之一,收工时又总是最后返程。他说,自己是党员,就是要带好头,时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不到3年时间就要退休了,他的眼里装着满满的留恋,非常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希望能够带好徒弟,做好传帮带,把百宝箱放心交给年轻员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