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 ![]() ![]() 日期检索
他是革命“一块砖”2022年10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云燕
李云燕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西南石油局采气四厂生产运行室就有这么一名老员工杜长江,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杜哥”。 杜哥今年55岁,1986年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名老党员。他是井下作业方面数一数二的行家里手,对井下作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异常预判能力。 2017年底,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四厂成立后,杜长江在生产运行室从事生产调度工作。作为生产运行工作的元老,他总是亲力亲为,带着年轻人跑现场、传经验。在丁页5HF井试采工作期间,由于通往井站的道路狭窄,且正逢雨天道路湿滑,导致运输设备车辆上不去,大家都一筹莫展。他灵机一动,去附近的老乡家买来干谷草铺在道路上,施工车辆得以安全进场,既节约了费用,又保证了试采工作顺利进行。这一操作让科室年轻人也大受启发,在工作中学会了灵活推进。 杜哥经常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作为厂里的老党员,他是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扎。8月,川渝地区正值高温红色预警,靖和1井重复压裂施工作业需要精通井下作业的人员现场指挥协调,接到任务后,杜哥毫不犹豫赶赴现场。当时井站场地温度高达42摄氏度,他毫无怨言坚守现场20多天。“不去现场不了解真实情况,就无法预计下一步,我不放心……”大家听了,都对杜哥心服口服。 从山东临盘到贵州赤水,再到重庆永川,工作30多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影响着年轻一代。他是单位的一老,更是一宝,他为年轻人传经送宝,为页岩气开发出谋划策,为石油石化行业贡献着智慧与光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