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勘探队员王爱武2022年09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行
马 行 深夜1点多,克拉玛依扎伊尔山中,唯一可见的一辆车,是王爱武的皮卡,唯一可见的一点儿光也是那辆皮卡的灯光。 皮卡颠簸着,速度不算快。坐在副驾驶座上,我困得有些睁不开眼。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勘探队驻扎在前线的一个临时指挥所。 聊着聊着,我才发现,王爱武与我的年龄居然一样大,且出生月份也一样。这真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我认识王爱武近30年。我刚到勘探队工作的时候,他已在勘探队待了3年,那时就算得上是个老队员了。 王爱武的岗位是机动员。勘探队的机动车辆多,多时有千余台,少时有200余台。要是机动车在工地上出了故障,王爱武就负责解决。不过,他很少跑故障现场,多是通过电台或电话解除故障。往往是故障现场的驾驶员在电台或电话中,一句“王师傅,我的车辆……”王爱武就能马上支招,远程指挥,只需一两个简易操作就能把问题解决。当然了,要是车辆遇上特别大的故障,王爱武定会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 王爱武也负责应急救援。前年,有三男一女在沙漠失联,包括勘探队在内的多个部门联合施救,都超过48小时了,依然搜索无果。当时是深夜,一片漆黑。王爱武接到任务后,带上勘探队自制的电子地图,驾驶着皮卡出发了。同去的还有两名当地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沙漠后,两名工作人员都说,前一天有多支救援队都到了这沙漠边缘,只是,一进沙漠就不知往哪个方向走。王爱武听了,很平静地说,失联人员是不会进入沙漠的,这沙漠边缘全是浮土,他们根本进不去。所以不用去沙漠腹地,沿着沙漠边缘寻找即可。又过了五六个小时,天空渐亮的时候,王爱武终于找到了失踪人员。当时,失踪人员既感动又欣喜,热泪直流,纷纷上前与王爱武身后的工作人员拥抱,表达感激之情。只是,把王爱武晾在了一边。那被救的三男一女并不知道,是这位头发蓬乱、身穿破旧工服的勘探队机动员救了他们。 黑漆漆的扎伊尔山路上,我就这样与王爱武一会儿东扯,一会儿西侃。 不知怎的,谈到了做饭。王爱武说到这儿,突然激动起来,说勘探队的绝大部分岗位,如排列岗、排列组长岗、水罐车司机岗、爆炸岗、钻机岗、推土机岗,他都能干得得心应手,可自己最不愿意干也是最怕的,是当炊事员。 有一年,勘探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施工,当时正值中小学放暑假,勘探队排列班把营地临时驻扎在了一所小学的操场上,还因陋就简,以篮球架为支撑,扎了个最高最大的帐篷,用来做饭、就餐。由于炊事员请假回山东老家了,大伙儿起哄让王爱武当炊事员。当天,王爱武很认真地蒸了一大锅米饭,又炖了一锅粉皮白菜汤。饭做好了,他美滋滋地敲打着筷子等大伙儿来吃饭,可左等右等,也不见有人来。王爱武担心饭菜凉了,就去催大家来吃饭。回到帐篷时,却发现一头闯进来的猪,已拱翻两个饭锅,正“呱嗒呱嗒”地大口吞食。那场面,引得众人哭笑不得。 半个月后,王爱武又做了一次饭。这次,饭做好了,猪倒是没来,百年一遇的山洪却来了。做饭的帐篷虽然扎在了山谷的高岩上,但瞬间就被快速漫上来的洪水冲没了。至于那刚刚做好的稀饭、馒头,更是不见踪影。 一路上,我和王爱武有一句无一句地闲聊,等赶到临时指挥所,已是凌晨3点半。所谓临时指挥所,就是几顶勘探施工指挥帐篷。我想留王爱武在临时指挥所休息,他却说:“我住不惯帐篷,再好的帐篷也不想住,宁可睡在驾驶室里。” 早晨8点,我起床来到帐篷外,天还没有亮,却看到距离帐篷不远的一个高坡上停着王爱武的皮卡。 远远望去,相比于四周黑黢黢的山体,皮卡的白色车皮看上去特别醒目。 抬头再看,发现这皮卡把启明星也吸引了过来。那启明星,正在皮卡的车顶上、在王爱武的鼾声中,一闪一闪地亮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