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让新能源
成为增效点

2022年09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肖 乾
16.8K

    肖 乾

    新能源开发利用富含创效潜力。中国石化报8月23日报道的河南油田包括光伏在内的9个新能源项目建成投用,不但节能降碳成效显著,而且创效260多万元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新旧能源替代,既有利于节能减排、生态改善,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也有利于新兴业务的形成和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的延伸,不仅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点,也是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降本等同增效。让新能源项目成为增效点,首先要将精益管理贯穿项目开发利用全过程,在资源占用、资金投入、设计施工上精打细算,“花最少的钱办最有效益的事”,对造价、收益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反复比选优化,追求极大值,实现低成本开发、低成本运行,增强创效能力。

    打造效益增长点必须依托技术创新,实现规模化应用、市场化运营。新能源要产生更多效益,除降低开发成本外,还要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拥有技术领先优势。

    当下,增效创效刻不容缓。要把新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创效视野、当作创效契机,精益管理降低成本,依托技术创新升级路径和支撑条件,拓展应用场景、市场前景,使其创效潜力得以释放挖掘,成为新的增长极、增效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