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这笔钱花得值

2022年08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肖 乾
16.8K

肖 乾

位于中华鲟洄游必经江段的王家河油库码头拆除后,为保证当地油料供应,湖北石油要通过陆运从外地为王家河油库补油,由此每年要增加成本6000万元。但在湖北石油公司领导班子看来,为了保护长江生态,这笔钱花得值。

生态环境,无比珍贵,用之不觉,失之难再。企业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职责,看大局、算大账、顾长远,该做的事情要做,该投入的要投入,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为眼前利益和短期收益透支甚至牺牲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重在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当生产与生态发生矛盾、生产影响生态时,要坚持把生态摆在首位,生产为生态让路。为助力长江生态修复,近年来,湖北石油共关停水上油库11座、沿江油品收卸码头17座,搬迁拆除水上加油站12座,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环保设施,“代价”可谓不小。

从根本上说,保护生态环境,还在于企业向“绿”转型,通过技术、治理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用能结构,加快培育形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彻底告别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把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奋力高质量发展,石化企业需增强生态环境自觉,舍得投入和付出,在打造“山青、水绿、空气清新”良好生态上义无反顾,担当作为,这也是拓展企业持续发展空间的需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