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沙河与沙漠的守望2022年08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崔洪武
常换芳 崔洪武 7月26日10时30分,结束上午的巡检工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何成伟在沙丘上画出两颗连在一起的心,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远在河南油田的妻子,表达自己的“七夕”祝福。 收到这张照片,妻子张轶的眼眶湿润了。虽然这不是浪漫的礼物,对张轶来说却有着特别的意义。 “我们的爱情萌芽在沙河畔,升华在大沙漠,因沙结缘,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浪漫吧。”张轶的话语里充满柔情。 何成伟是油三代。因为对石油的热爱,2015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河南油田,立志做一个石油郎。在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他邂逅了同是油三代的张轶。 一次,作为技术员的何成伟去沙河畔的油井解决油井产量低的问题,恰巧张轶去巡井,两人不经意间的一回眸、一句简单的交流,便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沙河畔便成了两个人的约会地点。在那里,两个人聊天、漫步、畅谈未来,感情日渐浓厚。何成伟把求婚的地点也选择在沙河畔。穿着红工衣,手捧巴茅草,没有复杂的仪式,却在两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爱。 回想起这些,张轶的脸上浮现起掩饰不住的幸福:“他并不浪漫,但有事业心,踏实、敢担当。我要嫁的就是这样的石油郎。” 因为爱,无论何成伟做出怎样的选择,张轶都全力支持。 2020年10月30日,响应河南油田外闯市场的号召,何成伟到三千公里外的西北油田塔河油区,开始外闯市场生活。 何成伟担任了顺北油气服务项目部副经理,要抓产量、抓成本、抓安全,还要管理近400名员工,忙得不可开交。和张轶视频都要挤时间,有时候常常连视频时间都没有。 7月22日13时30分,忙完工作的何成伟终于有时间和妻子视频聊天,发现妻子和4岁多的大女儿在医院里。他还没开口说话,大女儿就委屈地说:“我生病了,爸爸你怎么不回来呀?” 何成伟一时语塞,张轶赶忙替他解围:“爸爸天天想着你呢,等你过生日时,爸爸就回来了。” 报喜不报忧是夫妻俩的习惯。何成伟工作上无论遇到多难的事都不会给张轶讲,张轶无论在家里遇到多大的麻烦也不会给何成伟说。 6月14日,何成伟参加完HSE体系审核部署会已经23时了,刚回办公室不久,就接到6-4计转站应急抢险电话。何成伟立即带领班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次日凌晨5时才处理完毕。累到精疲力竭,但他没给张轶讲。视频聊天时,他给张轶展示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 “他在塔河项目部管理那么多人,很累。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我不能拖他后腿。”“她是独生女,带两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我不能再给她添堵。”两个人就是这样心有灵犀。 因为彼此的默默支持、互相理解,两个人在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何成伟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经常受到甲方的表扬。张轶虽然带着两个孩子,工作却没拖后腿,去年被评为采油二厂的“先进生产者”。 又一个“七夕”来临,张轶再一次来到沙河畔,在沙滩上写下了“想你了”三个字,并拍下照片发给何成伟。巧合的是,何成伟也在沙漠里写下“想你了”发给张轶。收到对方照片时,两个人都会心地笑了,甜蜜的幸福在脸上洋溢,蔓延到了心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