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在无人区散步

老杨这样做,其实是把快乐与烦恼都交了出去,交给了未知的路,以及自己的脚步
2022年07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 行
16.8K

杨东新(右)率队行进在勘探区测线路上。 武 锋 摄

马 行

那一年,勘探队在青海大柴旦进行一个三维项目施工,我住在距离勘探队驻地约七八公里的一个生活点。老杨时常来生活点,我发现,他很少乘车,大都是沿着砂石路步行而来。我觉得这有点儿怪,就问他:“这么远,你怎么不坐车?”

老杨笑着说:“我喜欢走路,这些天队上各路人员都到位了,施工比较顺,我就愿意走一走,也正好锻炼了身体。”

老杨,名叫杨东新,是我的老同事。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与他同在一个勘探队。后来我到了勘探分公司,他依然在勘探队,先是任排列班长、团支部书记,后来任队长,现在是队党支部书记。

老杨的这个习惯,勘探队的宣传员武锋也注意到了。并且,武锋还发现了老杨行走时的一个规律。武锋说:“看到杨书记在走直线,说明队上施工顺利,要是转圈,说明队上施工不太顺。”

武锋的观察,是准确的。这一点,老杨自己恐怕都没意识到。有个施工季,在柯坪进行勘探攻关试验,连续几天,我不时看到他在勘探队驻地旁的一块空地上来回转圈。我走上前,对他说:“又在散步了?”

老杨抬起头,有点像自言自语:“这些天,施工接连受阻,愁事儿一大堆,我根本坐不住。我在这儿想办法呢……还好,每次都是走着走着,心就静了,思路就清晰了,办法就有了。”

老杨这样做,其实是把快乐与烦恼都交了出去,交给了未知的路,以及自己的脚步。显然,这是一个不错的解题“窍门”。

行走虽好,可在无人区行走,有时却是危险的。有一天在青海西,老杨沿着测量桩号走,走着走着,突然找不到桩号了,又走了十多公里,还是找不到。当时的测线是S形,他走的也是S路,他有点儿害怕。不敢再走了,想登上山顶去辨识方向。可两面皆是直上直下的崖壁,根本不能攀登。他急中生智,用刀从崖壁上挖踩踏点,然后踩着踩踏点往悬崖顶上爬……第二天,两个胳膊因为用力过度,全都红肿了。老杨向我谈及这事时,我有些纳闷:“胳膊怎么会红肿呢?”他笑着说:“当时既要靠腿和脚,又要靠胳膊,胳膊不用力不行啊。如果抓不牢,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老杨走啊走。走累了,天地就是宿舍,就是帐篷。前年夏天在塔城和布克赛尔勘探区,老杨、电视台的虎子,还有我,在无遮无拦的戈壁滩上走了大半天后,又晒又饿又累,到了中午时分,气温已接近40摄氏度。还好,我们遇到了一个可以防晒的桥梁涵洞,就躲了进去。先是吃了些随身携带的油馕,紧接着老杨以工鞋为枕、虎子以他的三脚架为枕、我以工具包为枕,各自席地酣睡。

三十多年来,老杨跟随或率领勘探队在青海、内蒙古、新疆一带,不停地迁徙奔波。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保持着自己走路、散步的习惯。

除了行走、散步,老杨还喜欢星空。夜深人静的时候,等队上员工都睡着了,他有时会悄悄披衣走出房间,坐在空荡荡的戈壁滩或荒漠中,望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发呆。他对我说:“那时候,内心会特别静,也放松,会觉得把半生都交给勘探队,是自己做过最正确的事,也特别值!”

早在4年前,喜欢望着星空发呆的老杨,就勘探队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仅要建设钢铁勘探队,还要建设诗意勘探队!

他在勘探无人区或办诗会,或搞竞走,给我一个印象,似乎不是带领着队伍在施工,而是带领着队伍、带领着戈壁大漠,以及整个西部无人区,走在追寻永恒、追寻诗与远方的路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