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两代监测人2022年07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建军
常建军 前不久,我帮父亲收拾家务,顺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老相册。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是父亲和他带领的班组,利用工作间隙在井场附近的草地上拍摄的,前排居中者就是父亲。 1968年,父亲在老家滨州通过招工来到胜利油田,被分配到测试队从事水井测试工作。由于父亲工作踏实、积极负责,不久就当上了班长,成为生产骨干,带领班组成员进行水井测试工作。 据父亲回忆,他们当时所负责的工作面积很大,条件非常艰苦,设备和仪器的性能不高,常常需要连续施工,有时工作起来根本顾不上吃饭,遇到车辆进不去的井场,往往要靠人拉肩扛才能完成施工。但对于这些,父亲和同事们没有丝毫怨言,遇到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完成工作。 父亲说:“虽然当时我们工作条件不好,但大家都非常积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住在集体宿舍,吃在职工食堂,同志们之间相处很愉快。下班以后,一起看书或者学习,班组之间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活跃文化生活。” 时光荏苒,这张照片距今已经50多年了,父亲也早已退休,享受着安静的晚年生活。照片上的其他人,也都已经退休,但每逢过节,他们都会彼此问候,都称呼父亲“老班长”。50多年的时间,胜利油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我也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从事油水井的测试工作。与那时相比,我们现在的油水井测试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越,丰富了测试方法和手段,设备的专业化和仪器的精准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动态监测也呈现出了高科技、高精度的特点,为油田效益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和父亲一辈的石油工人现在都已经退休,但是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在延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