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敢为人先,需要勇气;创新不止,需要动力。他们负重成长,获得的过程也是释放的过程2022年07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敢为人先,创新不止”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有自己的传承人,也有自己特殊的传授路径和方式。 2012年冬天,已和高秋英结婚生子的杨祖国,在稠油室当主任,稠油降黏的效果总不理想,于是,他申请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黏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 没想到项目报上去,事儿给整大了,本来立的是公司级项目,不久被定为集团级项目,后来又被纳入国家重大专项。当国家级项目批下来时,杨祖国失眠了。 干活,累死自己都能扛,可国家级项目,这事儿责任太大,而且还包括10多个子项目,几千万元投资,涉及2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想想都头大。 他找到所长建议把“主要完成人”换成别人,没想到被所长一顿狠批:你是不是昏头了?!别人做梦都得不到的机会,你不干!你说你们室谁能干?不干,行,那你啥都别干! 不欢而散。他真不知道一向和自己私交不错的所长这是发的哪门子火。 晚上回到家,高秋英突然向他检讨,自己只强调自己的项目重要,却把家务推给丈夫,有点自私。他一头雾水,迟疑地问:所长找你了? 高秋英点点头笑道,所长说你怂,怕你不干,让我收拾你。我嫁的是什么人我清楚。祖国,要是你不干,当年咱来这沙漠里干啥,哪儿不能去?大家天天喊敢为人先,你看你都落我后头了。我相信你能干好! 他想起防腐所年初立的一个集团公司防腐项目,高秋英是通过竞争当上了“主要完成人”。媳妇的魄力、果敢让他有些汗颜。 从此,他再没提过换人的事。项目一开题,他就进入了玩命状态,建组,分工,写方案,做试验,外联合作,考察,拍板。整整两年,天上飞,地下跑,会议室和实验室两头忙,他几乎没有休息一天。 2014年,项目经过层层验收,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一年,杨祖国刚刚32岁。获奖那天,他回到家把自己关起来,呼呼大睡了两天两夜。 “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追梦路上,激励他们的有时是前边的鲜花,有时是身后的掌声,有时却是迎面的一记耳光。 完井测试所所长李林涛,八年前还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那年夏天,他设计的一口井修井作业,因为分隔器打捞失败,被迫停工。他去现场问原因,采油厂的同行发牢骚:你们搞完井的,前边修路,后边“埋雷”。 看着人家一脸倦容,满眼血丝,他无言以对。 这件事之后,他多次对同事说,要发明一种新封隔器,既耐盐酸又能自溶解。 同事笑他:你看有人能干吗? 他反问:不是说敢为人先吗? 自溶解的材料承受不了盐酸腐蚀,承受得住盐酸腐蚀的材料又难以溶化,更别说自溶了。怎么办?他翻来覆去地想。 2019年,已是完测所副所长的李林涛和同事外出调研,发现了一种可溶解的工具叫可溶桥塞,他激动起来:桥塞能溶解,封隔器就能! 返回当晚,李林涛就迫不及待地召集大家讨论立项。立项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吃不香睡不着,天天脑子里都是神仙打架,有无数个停不下来的矛与盾。来来回回仅提出又自行放弃的方案就不下18套。 就在大家垂头丧气时,不知谁抱怨了一句:这该死的可溶铝合金,要是有个硬壳就好了。突然,几乎所有的人眼前一亮:涂上一层材料不就是“硬壳”吗? 于是,样品出来了,试验合格。世界上第一个“可溶分隔器”就此诞生。 然后就有了可溶球、可溶悬挂器、可溶性套管球座等等,为了让完井更完美,敢为人先的李林涛和团队,现在仍在继续创新。 在他们眼里,荒凉的只是自然环境,美丽的是这个让石油梦想开花的地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