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经纬公司中原测控公司不断升级三维可视化地质导向系统,实现了导向成功率100%、平均优质页岩钻遇率大于98%的目标

装上“千里眼” 导向更精准

2022年06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鹏
16.8K

    □王 鹏

    “焦页198-32HF井钻井周期缩短31.09%,创南川工区5000米以上页岩气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这要感谢你们精准的地质导向技术。”6月5日,华东油气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经纬公司中原测控公司的表现,对他们施工的焦页198平台3口井给予增加后续工作量的特殊奖励。

    瞄准高端定位,进军国内导向市场

    2008年,中原测控针对市场需要,组织技术人员研发出第一代FOCUS地质导向软件,在中原油区先后完成卫84-平1等40余口水平井的导向服务,单井降低钻井和测井成本40万元。

    2012年,他们研发的第二代FOCUS地质导向软件,具有地质导向、几何导向、井眼轨迹设计及控制等综合功能,让技术人员拥有了看清复杂地下的“千里眼”,改变了过去瞎子摸象的被动局面,大大降低了钻探风险和施工成本。

    2014年,他们秉承“精准导向创佳绩、优质服务树品牌”的理念,地质导向技术推广实现飞跃。

    “新谢区块1号煤层气试验井是淮南矿业集团的首口煤层气试验井,其成败对淮南矿业集团甚至安徽省的能源格局都具有深远影响。”该公司经理李油建说。

    地质导向团队攻克该区域物探资料欠缺、邻井资料少,在钻井过程中要避开结构差地层、遇水易垮塌卡钻等难题,储层钻遇率达到100%,打响了进军外部重点区域市场的第一枪。

    不断迭代升级,打造“三高”服务平台

    为更好地拓展导向服务业务,2017年,该公司成立地质导向中心,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方式方法和软件系统维护措施等标准规范。

    施工前,导向技术人员精细三维建模,一井一策制定完善导向方案。施工中,他们采用地震逐点引导技术,提前研判地层产状变化,实时优化调整轨迹,准确下达导向指令,确保施工轨迹平滑,控制水平段轨迹在设计箱体中穿行。

    根据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不断改进完善、迭代更新技术,目前已更新到3.0版本,先后增加了地层倾角拟合、轨迹预测、断层插入等功能,具有全三维钻井轨迹动态展示、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层动态分析与预测、基于摩阻扭矩计算的随钻安全性预警、基于电测数据反演的快速图形化地质导向设计四大功能模块。

    它融合了“钻、测、录、导”等随钻信息,形成了地质导向交互式综合服务平台,图形化地质导向设计模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了一个高度完善、高度集成、高度智能化的“三高”导向综合服务平台。

    地质导向技术专家可通过系统查看各现场的生产数据和轨迹调整情况,远程提供技术支撑,甲方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施工。

    积极拓展应用,创纪录树特色品牌

    在施工中,中原测控地质导向团队与各方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先后创出工区多项施工纪录。

    2017年1月,他们在长宁H26钻井平台,创长宁区块1号小层钻遇率最高纪录。

    2019年3月,阳101H1-2井测井解释l+II类储层钻遇率达98.8%,分段压裂后获得高产,拉开了泸州区块页岩气大开发的帷幕。

    2020年5月,在宜探6井施工中,技术人员克服不利因素,强化小层校正对比,及时调整靶点深度,顺利引导钻井完成并取得了该区块完钻井深最深、水平段进尺最长等纪录。

    今年以来,随着施工经验不断丰富,该公司在巩固原有导向市场的基础上,成功开拓了系统外十多个地质导向市场,年产值增长率在30%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