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南石油工程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为用户奉献优质工具、提供优质服务

做精管具特色业务 打造服务新高地

2022年06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岩 刘秀云 郝晓菲
16.8K

    □孙 岩 刘秀云 郝晓菲

    近日,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钻具自动化清洗装置研制成功,相比以往人工清洗,不仅生产效率提高1.2倍,而且每年可节约成本50万元。

    近年来,该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打造了管具特色服务新高地。

    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自石油工程“四提”(提质、提速、提效、提产)活动开展以来,西南石油工程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钻具维保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受场地空间有限、人工劳动效率低下、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生产服务能力提升缓慢。

    “不加快转型升级,不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企业将难有出路。作为钻具的‘医生’,我认为优化‘诊断’是开展‘治疗’的第一步。”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副总工程师、管具运营中心主任郝勇说。

    他们聚焦提升钻具回收使用率,进一步推动磁粉、超声波等探伤方法和技术在钻具检测领域的应用,提前实现了二级以上钻具占比80%以上的目标。其中,全新钻具占比约76%,远超同行,为管具业务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优势奠定了基础。

    在大幅提升钻具新度系数后,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三高”(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工具维保等“卡脖子”难题的科技攻关步伐,通过发挥钻具螺纹维修特色优势,研发了酸性气石油管特殊螺纹加工检测、维修技术及上井服务一体化配套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镍基合金管、防硫管等油套管及短节的检测、修复、加工、配套及上井技术服务全过程,成品一次合格率在97%以上,不仅为川西气田、威荣页岩气田、永川页岩气田、元坝气田等酸性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保障,而且开拓了中国石油、上海宝钢等外部管具加工市场。

    他们还加大数控车床的投入力度,改进、更新已有数控维修技术,在国内率先攻克数控车床“起始螺纹对刀”技术难题,实现了“小接头、大水眼”“高抗扭、双密封”“防硫化”三个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双台肩钻具螺纹维修专利技术,为钻井提速提效、酸性气田开发、“三高”气井钻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凭借该项技术,他们在中国石油西北管具市场叫响了西南管具品牌,并通过做优做强钻具检维修与租赁业务,在中国石油西北工区钻具维修和耐磨带敷焊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2.7%、100%。去年,他们首次受邀参加在中国石油西北钻探开展的技能比武,荣获团体一等奖。

    越来越多的市场交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找到了油井管驻厂监造、现场服务、失效分析等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依托外部市场各类项目,他们深化检测业务和维修加工融合,创新“师带徒”和轮岗培养机制,进一步锻炼了队伍,为管具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几年,在西北油田钻具检测比武中,他们一举取得了“四连冠”佳绩。

    不断优化维保服务体系

    和钻井、井下业务相比,石油工程管具业务的创新发展,既无前路可循,又无经验可依。

    “在全面提速提效的背景下,让每一个螺纹都保持精度,让每一个产品都保持准度,并不容易。”该公司技术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刘遵平介绍,他们目前正依托激光测量技术,大力研发相应的检测设备,努力实现油套管、钻具螺纹的自动检测,加速形成集石油管检测规划、检测执行、数据处理、结果评价和质量管理全过程一体化的新型数字化石油螺纹检测系统。

    目前,该公司已对2017年以来所有入库钻具实现了单根管理,为管具集中化管理、自动化检测维保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强化钻具基础管理研究,是进一步推进管具集中管理、优化维保体系的有效举措。该公司开展钻具管理芯片研究多年,在融合检测、维修、入井、使用井次等要素信息的条件下,不断优化材料耐用性,最大程度地满足高温、高压、强磁等恶劣钻井工况下的使用要求,更好地为钻井提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保障。

    他们拥有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板块唯一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认证的油井管检测实验室,自主研发了“比较对刀法”专利、罕特(APOX)特殊螺纹和配套检测技术等特色业务,具备了覆盖10个大类99项检测内容的分析能力,推动了管具业务做精做强。

    此外,他们还加快全自动钻具检维修示范生产线建设进度,形成钻具分级检验与无损检测“一站式”模式,积极推行钻具入库、清洗、检测、分级、维修、仓储全流程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