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日期检索
跟随旋律了解中国智造2022年06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邹元辉
邹元辉 听说沈轶伦的报告文学《智造旋律》出版了,我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本书。 这十几年来,我除了创作小说,其实还写了不少的报告文学,也因此读过大量的报告文学。虽对《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部长与国家》等心存敬畏,但又认为当下报告文学看起来繁荣,可不少作品表面上视域宏阔,实际上内容空乏,认识片面,缺乏凝重的生活厚度、文化蕴涵和社会批判精神。有的作品甚至因为作者从来没有过“田野调查”,一味闭门造车,连报告文学真实性或非虚构性的根本特征也都没有。而沈轶伦是时政记者出身,这就让我对他的这部作品有着更多的期盼。 《智造旋律》从65岁的海伦钢琴公司董事长陈海伦上直播间入手,随后描写陪同厂房参观和日常生活细节,不但展示了沈轶伦简洁有力而意蕴无穷的文字功力,而且惟妙惟肖的人和物,让读者产生带入感,激发读者共情。就在长达13页的“写在前面:让中国人了解中国制造”即将收笔时,再次连发“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渴望?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志向?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思辨?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动力?”四问。这些文字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和气息,渲染了气氛,交代了海伦艰难创业的背景,更明示了作品的中心。 正文分22节。读罢第一节的“为什么叫海伦”后,不难发现沈轶伦所作的扎实“田野调查”工作,连案头考证工作也很踏实。这些史料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经过取舍、剪裁,宛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使作者能够根据人物本身行为、思想、性格发展的实际,遵循客观事实、生活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在炉火纯青的文字驾驭中,抒写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新篇章。 作品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阅读过程就是在温暖与感动中,跟着沈轶伦去感受以陈海伦为代表的海伦钢琴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性光芒的过程。作品有宏大的填海建设场面,更有感人推销产品的局部细节。四十年创业史中,许多十字路口的故事,经沈轶伦的妙笔烘托,既抓得准,又写得透,不但注重情节和细节描写,也因为写人有气节、叙事有细节,让灵动的文字在读者面前像电影镜头一样闪放。 整部作品看上去只是讲述陈海伦等人从做五金配件到专攻钢琴配件,从贴牌到拥有自己的品牌,最后从建造钢琴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到获北美钢琴大奖的故事。读后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作者背后的深层用意。这也是作者之所以加写“让中国人了解中国制造”一节的用意。 海伦钢琴从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追求,延续到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使一百年前只能由欧洲制造来到中国的钢琴,在一个青年人的努力下,不但让众多家庭能够实现拥有中国自主名牌的优质钢琴梦,还可以漂洋过海畅销欧洲,走进皇室,留驻维也纳金色大厅。 不难发现,这里作者埋有隐喻。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中国要以成人之美的胸襟赢得世界信任,以美人之美的情怀结交天下朋友,以美美与共的格局开辟共赢大道。也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注定了作品的视野与格局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而是依托在当下的时空体系,在宏阔、大气、深沉的特性中,具有非一般的高度与宽度。 “人琴”合一,海伦钢琴的故事,就是陈海伦本人的故事;历史和作品合一,海伦钢琴的故事,也是沈轶伦能力的故事;经济和精神合一,海伦钢琴的故事,更是中国人奋斗的故事。 (作者单位:镇海炼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