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维东 于 佳 通讯员 秦 柯 代俭科
6月的准噶尔盆地,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工作者立足大盆地,寻求大突破和大发现,为增储上产挥汗出力,让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胜利油田2022年度首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数据表明,前4个月,准噶尔盆地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870万吨,产油45万吨。
“边角洼”变聚宝盆
时而在电脑上查资料,追砂体,对比曲线;时而又拿起构造图,看剖面,分析图表……最近,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任新成和同事忙得像陀螺。
“五一”劳动节前,胜利油田2022年度首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数据表明,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360万吨,其中,准噶尔盆地占2870万吨。
“原来是勘探程度低的“边角洼”地区,现在发现是聚宝盆。”勘探多年后,这新增的探明储量,着实给了任新成一个大惊喜。
自2009年以来,胜利油田创造性地将东部经验运用到西部,创建了“断毯输导”油气成藏模式,相继发现了春风油田、春晖油田、阿拉德油田,形成了两个亿吨级储量阵地。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石化增储上产的主阵地,未来,如何担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力军”?胜利油田首席专家兼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副经理张奎华成竹在胸——“十四五”,胜利油田要在准噶尔盆地打好三场战役:车排子、准中地区上组合、准北浅层是增储领域,要打好阵地战;准中地区下组合是突破领域,要打好进攻战;石炭系和页岩油是接替领域,要打好攻坚战。
就在4月,准噶尔盆地最深探井征10井在准中地区7600米的超深层见到油气流,揭示了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发育良好的储层及有利成藏条件,有望开辟新的资源接替阵地。
尽管在深层见到了油气苗头,但张奎华保持着一种谨慎态度:深层的有利因素是距离油源近,容易成藏;不利因素是埋藏深,有多少油气资源,钻井能否打得成,都是未知数。
对于胜利油田而言,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眼下,胜利西部探区的科研工作者正在日夜鏖战,寻找打开超深层油气藏的“秘钥”。
“撒胡椒面儿”变靶向治疗
任新成的职责是找油,而胜利油田新春公司首席专家兼采油管理一区经理刘京煊的任务是把油经济高效地采出来。
春风油田是准噶尔主力开发油田,油藏埋深浅,浅的只有200米,最深不过700米,而且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厚度薄、油藏原始温度低的特性。刘京煊说,开发之初,技术人员用尽各种办法,春风油田超稠油始终“冥顽不化”,通过集成创新,他们形成了HDNS开发技术(浅薄层超稠油热化学采油技术),成功攻克春风油田开发技术难题,短短6年时间在西部探区建成百万吨稠油产能阵地。
采油管理一区是春风油田的主力开发油区,目前共有502口油井,采出程度仅15%,但开发10多年来,有的油井注汽已接近40轮次,按照正常的开发规律,随着注汽轮次增加,周期产油递减会加速。
为减缓周期产油递减,新春公司近年来改变笼统注汽全井生产的模式,创新采用分段注汽、分段采油的生产方式。刘京煊介绍:“油层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传统的笼统注汽模式就像‘撒胡椒面儿’,热蒸汽注入油藏,沿着疏松井段走了,很少能波及致密井段。如今的采油分段生产方式,更加注重靶向治疗,集中力量,分段治之,均衡动用,各个击破。”
注汽强度增加了,周期注汽量不增反降。目前,春风油田17口水平井采用了分段投产方式,生产了4个周期,平均周期产油从笼统注汽的430吨提升到578吨。
“接力赛”变“赛龙舟”
深夜,胜利西部探区生产科研基地大楼亮起盏盏灯火,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开发研究室经理李志鹏依然在鏖战。
今年初,李志鹏把办公地点从东营搬到3000多公里之外的胜利西部探区生产科研基地,现场“坐诊”解难题。李志鹏说,以往,由于方案设计秉承的是地上服从地下的原则,油藏工程设计中很少考虑钻井工程和地面工程因素,这种“接力赛”无形之中增加了兄弟单位的施工难度,方案实施效果不佳。
如今,“接力赛”变成群策群力的“赛龙舟”。胜利油田集结地质、油藏、钻井、采油等各方面技术力量,成立一体化方案设计优化组。大家合力攻坚,优化方案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既保证了油藏开发的需求,又兼顾到其他专业的诉求,大大提高了方案设计的可实施性。
对永进3-斜14井来说,如果单纯从油藏开发需求角度,沿垂直最大主应力方向钻井是最佳方案,但钻井工程无法实现。综合考虑开发需求和钻井能力,地质人员优化调整钻井轨迹,不但满足油藏开发需求,而且实现钻井提速提效,钻井周期缩短20天。
过去,一个方案从设计到实施,需要耗时6个月,经过多轮优化迭代才能落地执行;如今,一体化解决了方案设计的多次返工,科研工作者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两个产能建设方案,大大提高了方案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西部探区“坐诊”的这几个月,李志鹏发现各个专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群策群力才能追求效益最大化。2022年,胜利油田在准噶尔盆地计划新建产能50万吨。对此,他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