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聚焦土壤污染
守护绿水青山

2022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众所周知,在石油开采、运输、储存及管线维修过程中,即使再小心防范,也难免产生一些油污土壤和油泥砂。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系统开展污染治理;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专属的法律依据。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也让土壤污染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我国31个省区市均陆续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及技术、资金支持方案,也为我国全面实施土壤修复和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践行国家对于土壤污染及黄河生态保护工作相关要求,中国石化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退出多个位于黄河口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的采油井场,包括胜利油田的部分采油井场。”胜利油田微生物技术首席专家汪卫东介绍,“对于我国的石化企业而言,只做到‘退井还林’是不够的,对于其中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区块,必须要开展生态恢复,恢复污染土壤的正常功能。”

    有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采油区油污土壤修复市场容量超过2000亿元。因此,不论从环保角度出发,还是从经济效益考虑,开发油污土壤修复技术,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