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要实现“双碳”目标也要保证能源安全2022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2021年,煤价大幅上涨,煤炭供需形势严峻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出现停(限)电现象。国内煤炭新增产能有限,同时进口煤炭量减少,导致煤炭供给不足。由于电价受限,煤价暴涨至最高2592元/吨,煤电企业盈利情况不佳,发电量减少。同时从需求侧来看,电力需求旺盛,较往年用电需求增加7%~8%,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导致外向型经济省份用电量增加。国内经济活动基本恢复,人民消费意愿较强,加大了电力需求。旺盛的用电需求和电力供给不足导致供需紧平衡,是出现电荒的直接原因。 此次电荒充分反映出低碳转型须实现新旧能源转换的有序衔接。新能源的波动性远超预期,替代风险较高,并且目前出力不足,不可以被完全依赖。能源供应短缺是低碳转型的重要挑战,目前或许低估了新旧能源结构过渡、替代、衔接的风险。新能源在面对气候异常时更具有脆弱性,风电、光伏发电、水电在气候异常时都显示出比传统能源更大的波动。 平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关系。能源及石化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目前中国碳排放来源中,化石能源燃烧占比约84%,正确把握能源安全供给和中长期绿色转型的关系至关重要。明确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并不是一味将化石燃料占比降为零,这既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平衡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能源安全和低碳的协同发展是关键。 减碳与能源备份战略协同发展。国家在大力推进能源清洁替代过程中,不能忽视能源备份战略的重要性,应加快建立能源清洁替代与能源备份协同发展机制。在碳达峰及达峰后一段时期,在储能等相关技术有实质性突破前,新能源发展都需要煤电、煤炭配合。 需突破性技术创新以减少新能源波动。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转型和降低用能成本的根本动力。建议加强科技战略引领,制定新型低碳、零碳技术发展规划,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布局等,持续攻克新型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及安全稳定控制技术,以及新型先进输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电氢碳协同利用技术、碳回收和利用技术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