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油田专家 刘乔平
牵引气龙出深山2022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戴 莹
本报记者 戴 莹 2014年,作为江汉油田首批技术骨干,刘乔平来到涪陵页岩气田,扎根深山搞科研、攻难关。 页岩气开发是世界级难题。面对困难,刘乔平选择直面挑战。他白天上井场,晚上查阅国外文献,各种开采工艺,从理论到实践一点点学透。 页岩气井初期产量高、压力高,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产量递减快,生产压力低于输气压力,气堵在井口输不出去。刘乔平提出运用增压开采技术增产。方案通过先导试验论证后,他跑井场更勤了。现在,经过多轮次优化的增压开采技术已成为气田上产利器,日增气达345万立方米,年增气12亿立方米。 为攻克难关,档案室成了刘乔平第二个家,有时查阅资料到半夜,他就在长凳上合衣睡下。但无论多忙,刘乔平都会腾出时间,和同事一起捣鼓采气工具。那些外人看来“怪模怪样”的工具,他们研究起来乐此不疲。“钻研要用心,工具不是看一眼就可以,要拆开了,从结构到原理,把它琢磨透。”刘乔平说。 气田核心开发区焦石镇位于大山深处,条件艰苦,生活不便。刘乔平的女儿上学需要一家三口的合照,计划了几次才拍成。 “想我吗?”视频时,刘乔平常问女儿。“你都不在家,想你干什么?”女儿笑答。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女儿都是脖子上挂串钥匙,独自上学、独自回家。每当有人夸女儿懂事独立时,涌上刘乔平心头的却是酸楚。 就连短暂的回家休假,刘乔平也是忙碌的,妻子向梅每次凌晨三四点醒来,发现刘乔平还在电脑前工作。一天上班前,向梅嘱咐他做饭,下班后见他在埋头赶材料,揭开锅盖,水是水、米是米,原来他忘了摁煮饭键。类似的“乌龙”事件数不清,可刘乔平清楚记得每口井的生产特征,记得每项科研课题通过论证、试验成功的日子。 这些年,他成功把常规气开发中的清管作业“移植”在页岩气开发中,确保页岩气输气管道畅通。 他试验适合于气田的缓蚀杀菌剂、抗菌钢,消除了安全隐患,现场实施效果良好,在气田已大规模推广应用。 他积极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攻关,形成高效气举、物理消泡、智能柱塞举升等页岩气特有的排水采气技术系列,助力气田稳产增产。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油田专家 刘乔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