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2022年04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福建炼化 聚丙烯载气压缩机蘑菇阀改造 □完成单位:福建炼化张肇宏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曾小勇、杨鹏飞、张清宇 该成果通过对聚丙烯载气压缩机吸气、排气阀由网状阀改用蘑菇气阀、精准匹配压缩机现有阀室和压阀罩的方式,避免对本体进行改造,破解了聚丙烯装置载气夹带细粉导致压缩机气阀故障率高的难题。该成果具有流通性好、维护方便的特点,年创效570余万元,获福建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奖。 扬子石化 PTA尾气处理催化剂制备方法 □完成单位:扬子石化焦义平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朱伟 该方法制备的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对于苯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低温治理效果,有效破解了石化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尾气治理难题,提升了治理效率,节约了治理成本。该成果具有高温高压下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已在扬子石化推广应用,获扬子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 齐鲁石化 常减压装置虚拟现实软件研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齐鲁石化于江涛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于江涛 该成果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制作了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结构立体图,同时将虚拟现实技术和3D模型结合,研发了贴合实际、高仿真度的VR体验程序,实现了可视化、沉浸式的装置立体仿真,为员工培训开辟了新路径。该成果获齐鲁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正在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天津石化 大型气相法聚乙烯成套技术 □完成单位:天津石化吴文清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吴文清、韩国栋、杜焕军 该成果应用于天津石化气相法聚乙烯装置扩能改造,投资约为原装置建设投资的20%~40%,产能增加2~3倍,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聚乙烯成套技术。该成果已在国内推广转让8套,产能达到240万吨/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内外专利37项。 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 □完成单位:天津石化吴文清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吴文清、崔宇辉、王晓飞 该成果通过研发“气液法”聚乙烯生产新工艺,共聚单体“管控”和聚合物分子结构在线调控,开发出高性能聚烯烃功能膜用专用料,破解了我国功能性高分子膜及其专用料优质产品依赖进口的难题。该成果扩大了中国石化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专利。 燕山石化 氢调法聚丙烯熔喷料 □完成单位:燕山石化杜建强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杜建强、蒋洁、苏海 该成果通过小聚合试验研究,完善催化剂体系,确定工艺技术,实现了氢调法聚丙烯熔喷料工业化生产,破解了熔喷无纺布原料严重短缺的难题。该成果已在数十家熔喷布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实现近万吨产销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燕山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 仪征化纤 大纺位低压生头技术 □完成单位:仪征化纤顾连岗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顾连岗、张春荣、丁爱民、李娟 该成果通过研发“分丝操作法”、低压大吸力吸丝枪等技术,实现用动力部提供的0.65兆帕压空就能保证卷绕网络生头正常的效果,成功替代原独立配置的1.0兆帕空压机组,破解了大功率空压机组耗电多、故障多、影响卷绕网络生头的难题。该成果推广到18条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石化机械 QH-110B型国产化氢原子焊机 改进研制 □完成单位:石化机械凌振忠创新工作室 □研发人:凌振忠、王龙、王辉 该成果借助国产化改进平台,实现了整机关键部位国产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维修强度和成本,填补了国内氢原子焊机设备的空白,累计创效400余万元,获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成果优秀奖、湖北省第七届全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