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哪些政策机制保障

2022年04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做好全社会及石化产业顶层设计,有序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统筹考虑各行业投入产出效率、发展迫切度、国计民生需求度、产业国际竞争力、各行业减碳难度成本等多因素,制定最经济有效可行的降碳顺序与路径。

    二是按照“30·60”目标节点,科学制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既要避免层层加码确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又要注重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有机联系,避免高位达峰。

    三是完善石化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加强石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控制石化工业总量规模,防止产能过剩。

    ◆加快推进改革,构建与目标匹配的强制、约束、鼓励、支持相结合的新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我国石化产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及其他相关标准制度、监管机制,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一视同仁,在统一标准和有效的监管下推进落实降碳减排工作,在降碳规划中实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将区域或企业的能耗控制制度转为碳排放控制制度。以碳排放控制制度替代能耗控制制度将为地区或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有利于同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三是合理拓展能源化工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将新能源、电力等利于能源转型的业务纳入能源化工企业主业范畴。

    ◆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是加速出台完善碳排放相关税收政策。持续完善税收相关的激励措施,可考虑减免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及设备引进中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加大碳减排工作先进企业税收优惠力度。

    二是将石化企业的重大节能减排攻关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计划。加大对石化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新技术工业化及节能减排等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加大对重大创新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新兴、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

    四是营造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和利用气候投融资工具,降低企业低碳投资风险。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为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根本动力

    一是完善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保护和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对于新技术给予税收抵免等财税支持政策,激励企业加速低碳转型,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培育多领域多层次人才队伍梯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