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逐梦冬奥火炬 点亮科技之光

2022年04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上海石化火炬研发量产和传递服务保障团队

4月8日,上海石化因出色完成火炬研发量产、运行保障任务,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这是我们的无上光荣,成绩属于中国石化的全体员工。

坚持党的领导,是火炬研发量产成功的根本保证。2020年6月,接到任务后,上海石化党委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以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为主要力量的火炬团队。火炬团队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北京组装基地,激励党员以行动践行“急难险重任务,我在第一线”的誓言。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使我们攻坚克难,让一个个创新成果与冬奥火炬一起飞扬。

科技自立自强,是火炬研发量产成功的关键所在。碳纤维技术是在集团公司总体布局下,上海石化十多年潜心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飞扬”火炬研发过程中,我们攻克了外形如何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何经受氢气燃烧800摄氏度以上高温、内外飘带和燃烧系统如何精准适配等一系列难题,使火炬可抗10级风,可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减压比高达420倍。

团队整体协作,是火炬研发量产成功的力量源泉。火炬从研发到量产到现场服务保障,是一场内外部系统协同攻坚的大兵团战役。我们发挥“链长”作用,组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河北五大加工基地,1个月内完成10多项技术的优化和定样,实现了氢燃料碳纤维火炬从实验样品到成熟产品的跨越;火炬团队成员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最终以传递零熄灭、100%安全可控、100%成功拆装的战绩,圆满实现火炬传递和开幕式点火仪式的精彩呈现。

这令人难忘的历程,将更加激励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全力加快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国石化扛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